WhatsApp向印度用戶保證廣告不會騷擾用戶
印度係WhatsApp全球最大市場,用戶超過五億。過去幾年,Meta旗下嘅WhatsApp明顯加大咗對印度市場嘅投入,包括聘請高層同推出針對印度用戶嘅支付產品。
最近,WhatsApp負責人Will Cathcart接受《The Economic Times》專訪時強調,未來會喺App內推出廣告,但「唔會打擾大部分用戶」。佢特別指出,廣告只會出現喺「動態」分頁,而唔會喺訊息或通話中彈出,避免成為用戶眼中嘅滋擾。
今次WhatsApp高層親自出面安撫印度用戶,係前所未有嘅舉動。明顯反映出,印度市場對於廣告消息敏感,任何誤解都可能影響WhatsApp喺當地嘅發展。
京東劉強東重返戰場 主攻外賣同穩定幣
京東(JD.com)面對阿里巴巴、百度等老對手紛紛靠AI翻身,自己就選擇咗一條完全唔同嘅路:外賣同穩定幣。
創辦人劉強東直言,過去五年公司表現平平,係時候大刀闊斧改革。佢親自落場送外賣,仲用咗「零佣金、騎手獎金、顧客折扣」等經典招數,吸引對手美團、餓了麼嘅騎手跳槽。劉強東相信,京東強大嘅物流網絡可以同美團(市佔率高達八成)及阿里旗下餓了麼一爭高下。
雖然分析師唔睇好,但劉強東話,送外賣嘅成本其實低過做廣告,仲可以直接建立用戶信任同活躍度。
另一邊廂,京東亦計劃喺主要市場申請穩定幣牌照。美國最近通過咗Genius Act,為穩定幣訂立監管框架,預計會推動其他國家加快立法。京東早有自己嘅穩定幣(JD Coinlink,與港元掛鉤),如果監管環境更加友善,有望推進電商同其他業務。
劉強東定下五年翻身計劃,京東會唔會再度成為焦點,值得關注。
MiniMax靠「跳水貓」AI影片衝刺香港IPO
中國AI新貴MiniMax,估值達三十億美元,正計劃最快今年喺香港上市。
MiniMax最近推出新一代大型語言模型(LLM),聲稱表現優於DeepSeek,並推出類似Manus嘅AI代理人,能自動幫用戶處理任務。
但令MiniMax爆紅嘅,其實係第二代文字轉影片模型Hailuo 02。你可能見過「貓咪奧運跳水」等爆紅短片,正正就係MiniMax嘅AI作品。相比Google Veo 3等對手,MiniMax產品更易用、定價更低,打入大眾市場。
中國AI公司一再證明,佢哋好識做用戶想要嘅產品。今次MiniMax靠「跳水貓」短片帶動IPO,絕對係時代奇景。
南韓數據中心投資熱潮
南韓近期成為數據中心投資新熱點,兩大巨頭宣佈數十億美元計劃。
AWS聯同本地SK集團,預計投資超過五十億美元,喺蔚山興建南韓最大數據中心。AWS出資四十億美元,預計2029年全面運作,容量達100兆瓦。
阿里雲亦宣布六月底前開設南韓第二個數據中心。自2022年進軍南韓後,已同Univa、Naver等大品牌合作。面對微軟、三星等競爭對手,阿里雲加碼投資,回應本地AI需求。
中國科技短訊
– TikTok推AI廣告工具,支援文字圖片自動生成五秒短片。
– 特朗普計劃第三次延遲TikTok美國禁令。
– 字節跳動結束出版業務,將版權歸還作者。
– 中國情報機構加碼投資生成式AI。
– 百度:AI虛擬主播直播收入首次超越真人主播,單場收入達765萬美元。
– 中國將用AI重製100部武俠經典,包括李小龍、成龍、李連杰作品。
– TP-Link上海芯片部門大裁員,僅保留深圳研發。
– 歐盟加大對阿里速賣通調查,指其未能遏制非法商品。
– 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微眾三大礦機廠商赴美設廠,避開中美貿易關稅。
– 京東618購物節銷售額創新高,達1190億美元,同比增15.2%。
– 白宮AI及加密貨幣專員David Sacks認為中國在芯片設計只落後美國兩年。
– 優必選機器人完成新一輪融資,估值達13億美元。
– 南韓貿易部長將就美國對華芯片限制表達關切。
– 中國推行國家級網絡虛擬身份認證,統一各平台登錄。
– 中國互聯網巨頭積極開拓巴西等新興市場。
– 烏克蘭戰爭以來,中國駭客多次攻擊俄羅斯企業及機構。
印度科技短訊
– MakeMyTrip斥資30億美元回購中國攜程股份,將其持股降至19.99%。
– Aspora獲紅杉資本五千萬美元投資,主攻印度僑民匯款。
– Zoomcar八百四十萬用戶資料被駭。
– Coralogix以十一億五千萬美元融資,擴展印度AI工程團隊。
– Kuku FM融資七千萬美元,估值五億美元。
– 亞馬遜加碼投資2.33億美元,強化印度基建。
– Ola旗下Krutrim三名AI高層離職,多語言團隊裁員。
– 富士康計劃喺印度設新廠,生產iPhone機殼。
– 23%印度人只用手機睇網絡內容,較2023年上升8%。
東南亞科技短訊
– 泰國發出虛擬銀行牌照,得主包括CP集團、Gulf、SCB X(聯同中國微眾銀行、韓國KakaoBank)。
– 百度計劃今年內將無人駕駛的士Apollo Go推向新加坡、馬來西亞。
– J&T Express以自建基建混合模式拓展亞洲市場,減少對Shopee、Temu、Shein等平台依賴。
– 越南通過加密貨幣新法,2026年起合法持有虛擬資產。
– 美國要求越南出口裝置減少中國技術依賴。
– 柬埔寨駭客攻擊泰國政府網站,與邊境爭議有關。
– 馬來西亞查中國公司利用Nvidia AI芯片規避貿易限制。
– 美國司法部追討越南、菲律賓詐騙集團盜取嘅2.25億美元加密貨幣。
– 馬來西亞起訴兩個Telegram頻道,指其違反通訊法。
– 印尼反壟斷機構有條件批准TikTok併購Tokopedia。
– 越南科技巨頭VNG計劃赴美上市,時機未定。
南韓科技短訊
– 三星電子芯片部門因待遇下滑,工程師流失嚴重。
– Google改用台積電生產Pixel 10芯片,對三星造成衝擊。
– 三星將推用戶健康數據平台,促進醫患互動。
– Haru Invest加密貨幣公司CEO被判無罪,逾6000人損失6.5億美元。
台灣科技短訊
– 台灣將華為、SMIC列入實體清單,無牌不得與其合作。
– 富士康、Nvidia計劃喺美國休士頓新廠部署人形機械人,生產AI伺服器。
亞洲其他地區科技短訊
– 軟銀孫正義計劃聯手台積電,於美國亞利桑那設立一萬億美元AI及機械人園區。
– Uber競爭對手Careem退出巴基斯坦市場。
– Uber警告香港用戶,擬議新規或限制司機數量,影響收入及服務。
– 加密貨幣富豪孫宇晨Tron平台擬透過反向收購在美上市。
– 蒙古Egune AI開發本地語言大模型,成為當地科技突破。
編輯評論:亞洲科技新局,創新與風險並存
今期亞洲科技新聞,最值得深思嘅係「平台信任」與「創新模式」之間嘅拉鋸。WhatsApp喺印度主動公關,反映全球平台要進入超級市場時,必須面對本地文化對私隱、廣告甚至社會責任嘅高要求。Meta今次選擇「廣告只放動態分頁」,表面上係技術調整,實際係信任管理。香港科技圈應思考,當平台規模愈來愈大,如何維持本地用戶信任,而唔只係拚產品功能。
MiniMax用「跳水貓」AI短片打開IPO大門,顛覆咗傳統AI公司靠專業應用或硬核技術突破的思維。中國AI新創之所以能突圍,正正係因為佢哋懂得將技術民生化、娛樂化。這種「用戶導向」的創新,香港創科界值得借鏡——唔係只做B2B、政府項目,而係思考點樣用AI、數據、互動技術製造「全民話題」。
京東重返外賣市場,劉強東親自落場送餐,背後其實係電商巨頭對「流量+物流」新模式的實驗。面對美團壟斷,京東選擇用「無佣金、補貼」搶市,短期或許唔可持續,但如果能用穩定幣、支付等創新金融工具重塑用戶生態,或者真係有機會打破現有格局。對香港本地O2O、外賣、金融科技公司來講,這種「流量+場景+支付」一體化策略,值得深究。
南韓數據中心熱潮,反映亞洲雲端基建競賽進入新階段。AWS、阿里、微軟、三星齊齊加碼,背後係AI、數據主權、地緣經濟三重推動。香港作為區內數據樞紐,如何吸引更多國際雲服務商落戶,並發展本地AI運算力,將成為新一輪產業升級關鍵。
總結而言,亞洲科技圈正處於「創新加速」與「監管升級」雙重夾擊下。無論係平台信任、AI民生應用、跨境金融、雲端基建,抑或係本地化數據政策,香港同整個亞洲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嘅定位同競爭力。未來五年,唔單止要快,仲要夠貼地、夠安全、夠創意,先至可以喺全球科技新局中突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