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3面臨元數據問題,危機不容忽視
隨著Web3的發展,其元數據問題愈發嚴重,這可能引發全球數據安全危機。匿名網絡和新技術能否有效保護用戶免受人工智能驅動的監控?
Web3是建立在去中心化浪潮上的。根據報告,去中心化應用(DApps)在2024年增長了74%,而個人錢包則增長了485%,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總鎖倉價值(TVL)接近2140億美元的歷史高位。然而,這個行業若不警醒,將直接面臨被控制的局面。
隨著埃隆·馬斯克提到將美國財政部置於區塊鏈上(雖然這個想法並不成熟),隨著加密貨幣的去監管,潮流正在轉變。但當這一切發生時,Web3是否準備好“保護用戶數據”,如馬斯克的代言人所承諾的?如果沒有,我們都將面臨一場全球數據安全危機。
危機的根源:元數據監控
這場危機的根本在於數字世界的脆弱性:所有現有網絡(即使是Web3的去中心化網絡)都面臨元數據監控的威脅。人工智能技術已成為監控系統的基礎,並加速了這一過程。匿名網絡提供了一條逃脫的路徑,但這必須從全方位的元數據保護開始。
元數據是監控的新前沿。與有效載荷數據相比,元數據輕量且易於大規模處理,這使得人工智能系統在這方面表現出色。聚合的元數據能揭示比加密內容更多的信息:行為模式、聯絡網絡、個人願望,最終甚至可以預測行為。法律上,元數據並不像某些地區的端到端(E2E)加密通信那樣受到保護。
儘管元數據是所有數字資產的一部分,但從E2E加密流量中洩漏的元數據卻暴露了我們的行為:IP地址、時間簽名、數據包大小、加密格式,甚至錢包規格。所有這些信息都能被監控網絡的對手完全讀取。區塊鏈交易也不例外。
從大量的數字垃圾中,可以挖掘出詳細的活動記錄。元數據是我們的數字無意識,隨時可以被任何能夠收集它以獲利的機器所利用。
區塊鏈的局限性
保護交易的元數據在區塊鏈技術中是個後設想。儘管行業與非法交易的反應性聯繫使得加密貨幣不提供匿名性,但它提供了假名性,即在錢包中持有以選擇的名稱表示的代幣。
Harry Halpin和Ania Piotrowska對此情況進行了診斷:
“比特幣交易的公共帳本特性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觀察到貨幣的流動。假名地址並未提供任何有意義的匿名性,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收集到任何給定交易的對手方地址,並重建交易鏈。”
由於所有鏈上的交易都是公開的,任何運行完整節點的人都可以對鏈活動進行全景式的觀察。此外,附加在假名錢包上的IP地址等元數據可以用來識別人們的位置和身份,尤其是當跟蹤技術足夠先進時。
這就是區塊鏈經濟中元數據監控的核心問題:監控系統可以有效地去匿名化我們的金融流量,任何有能力的方都可以做到。
知識也是一種不安全感
知識不僅僅是力量,這句話並不僅是口號。它也是我們被剝削和失去權力的基礎。Web3中至少存在三個普遍的元數據風險。
1. **詐騙**:金融不安全與監控本質上是相互聯繫的。最嚴重的黑客攻擊、盜竊或詐騙依賴於對目標的積累知識:他們的資產、交易歷史和身份。DappRadar估計2024年由於“黑客和利用”如網絡釣魚攻擊造成的損失達到13億美元。
2. **洩漏**:允許訪問去中心化代幣經濟的錢包依賴於易洩漏的集中基礎設施。對DApps和錢包的研究顯示,IP洩漏的普遍性:“現有的錢包基礎設施並不利於用戶的隱私。網站濫用錢包來指紋識別用戶,DApps和錢包將用戶的錢包地址洩漏給第三方。”如果人們的身份和交易模式可以通過元數據輕易揭露,那麼假名性便毫無意義。
3. **鏈共識**:鏈共識是一個潛在的攻擊點。最近,Celestia推出了一項計劃,增加一層匿名性以隱藏驗證者的元數據,以防止特定攻擊破壞Celestia的數據可用性抽樣(DAS)過程。
通過匿名性保障Web3
隨著Web3的持續增長,關於人們活動的元數據也隨之增多,這些數據被新興的監控系統所利用。
超越VPN
虛擬私人網絡(VPN)技術至今已有數十年之久。令人震驚的是,這一領域缺乏進步,大多數VPN仍然停留在集中和專有的基礎設施中。像Tor和Dandelion這樣的網絡作為去中心化解決方案出現,但它們仍然容易受到全球對手的監控,特別是通過控制進出節點進行“時間分析”。我們需要更先進的工具。
噪聲網絡
所有的監控都在尋找充滿噪聲的網絡中的模式。通過進一步模糊通信模式,並將元數據(如IP)與流量生成的元數據脫鏈,可以顯著減少潛在的攻擊向量,並將元數據模式混淆為無意義的內容。
匿名網絡已經出現,旨在通過噪聲來匿名化敏感流量,如通信或加密交易:掩護流量、時間混淆和數據混合。以同樣的精神,其他VPN如Mullvad推出了DAITA(防範AI引導的流量分析)計劃,旨在為其VPN網絡添加“扭曲”。
打亂代碼
無論是保護人們免受未來無人機戰爭中的暗殺,還是保障他們的鏈上交易,我們都需要新的匿名網絡來打亂使我們所有人成為目標的代碼:我們在線生活留下的元數據。
被控制的狀態已經到來。機器學習正在利用我們的數據。Web3和匿名系統不應再讓人們的數據無保護地暴露,而是確保進入AI牙齒中的數據實際上是垃圾。
這篇文章由Nym Technologies的研究員Casey Ford撰寫,僅供一般信息參考,並不構成法律或投資建議。文中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一定反映Cointelegraph的觀點和意見。
這篇文章引發了對Web3未來的深思。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們必須更加關注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特別是在面對越來越強大的監控技術時。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優勢的同時,確保用戶的數據安全,是未來Web3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