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特朗普關稅重擊Temu母企PDD 增長創三年新低 盈利大跌逾四成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針對中國電商的關稅政策,近期已經對行業龍頭PDD Holdings(拼多多控股,Temu母公司)造成沉重打擊。PDD的股價於本週二急瀉13.9%,原因是集團公佈季度業績,無論收入增長還是盈利都出現近年最差表現。
業績急挫 特朗普關稅政策成主因
PDD Holdings於最新一季收入按年只升10%,達到人民幣956.7億元(約133.1億美元),這是自2022年初以來最慢增長。盈利更急跌47%,只剩約20億美元。這個表現遠遜市場預期,FactSet調查的分析師原本預計收入會達到144.9億美元,盈利則有36.3億美元。
PDD主席兼CEO陳磊在業績會上直言,外部政策環境出現「劇烈變化」,特別是關稅方面。他解釋,集團這段期間為支持商戶和消費者投入「大量資源」,短期內壓低了盈利,但希望為商戶適應新環境爭取空間,強調這有利平台長遠健康發展。
特朗普終結「低價免稅」漏洞 Temu被迫加價
特朗普政府早前終止了被中國快時尚網店廣泛利用的「de minimis」免稅政策。過去,價值低於800美元的海外包裹可免關稅進口美國。新政下,這類商品一度要徵收120%高額關稅,雖然白宮其後將稅率降至54%,但對Temu來說仍是沉重負擔。
為應對新關稅,Temu被迫全線加價,並大力推動「本地倉」模式,即讓美國本土賣家儲存中國進口貨品再銷售。不過,Citi分析師指出,自從Temu調高價格後,美國市場銷售明顯下滑。
儘管部分貨物可透過商業貨運渠道,繞過高額關稅,只需繳納30%稅率,但這對於以「超低價+快速送貨」為賣點的Temu來說,仍然是極大打擊。Citi已下調Temu未來兩年收入預測,2025年減0.6%,2026年更減2.3%。
中國本土市場壓力大 拼多多面對多重挑戰
除了美國市場遇阻,PDD在中國本土的拼多多平台亦面對消費力下滑、樓市低迷,以及阿里巴巴、京東等競爭對手的夾擊。財務副總裁劉軍坦言,未來業績或會繼續反映集團為生態圈投入資源、協助商戶和消費者度過不確定時期的影響。
編輯評論:中國電商全球化的「天花板」與逆全球化的現實
PDD這次業績重挫,正好反映出中國電商全球化的「天花板」已經觸及。過去幾年,中國平台可以憑藉政策漏洞、低成本優勢,在海外市場橫掃千軍。但當美國這個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開始針對性「補漏」,中國電商靠低價衝量的路徑就會被截斷。
這次Temu被關稅壓力迫使加價,立即見到銷售下滑,證明平台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價格戰。當這個護城河被關稅填平,Temu、Shein這類平台如何轉型,能否建立品牌忠誠度和高質量服務,成為生死關鍵。
更值得深思的是,這場中美電商「攻防戰」其實是全球逆全球化浪潮下的縮影。美國打擊中國電商,看似保護本土產業,但最終消費者可能要為此付出更高價格。中國企業則要思考,除了成本優勢外,還有沒有其他可持續的競爭力?
對香港和亞洲其他市場來說,這場變局亦值得警惕:單靠價格紅利和政策便利的「出海」模式,未來風險只會越來越大。如何從供應鏈、品牌、服務等多方面升級,才是長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