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OM、NVDA、定AVGO?華爾街分析師點睇邊隻晶片股最值得買?
晶片股近年因為貿易戰、新關稅、出口限制、競爭加劇同經濟不明朗因素,表現反覆波動。不過,憑住AI熱潮帶動持續需求,分析師對部分晶片股依然充滿信心。今次我哋就用TipRanks嘅「股票比較工具」,揀出Qualcomm(QCOM)、Nvidia(NVDA)同Broadcom(AVGO)三隻熱門晶片股,睇吓邊隻最受華爾街分析師青睞。
Qualcomm(NASDAQ:QCOM)
Qualcomm作為智能手機晶片主要供應商,早前公佈2025財政年度第一季業績理想,指引亦相當正面。公司近年積極拓展AI市場,並希望喺汽車同物聯網(IoT)等新領域搵到增長動力。
不過,市場對蘋果(Apple)逐步改用自家modem而非Qualcomm產品感到憂慮,加上經濟不明朗同貿易戰陰霾,令QCOM股價今年至今已跌咗約4%。
Qualcomm預計會喺4月30日收市後公佈第二季業績。分析師預計每股盈利(EPS)為2.82美元,按年增長15.6%;第二季收入預計升13%,達到106億美元。
QCOM目標價有幾多?
TD Cowen分析師Joshua Buachalter早前維持QCOM「買入」評級,但將目標價由195美元降至160美元。佢認為,不論半導體有冇豁免,關稅都加劇咗投資者對AI及運算領域嘅憂慮。
佢又指出,雖然短期業績未必受影響,但企業展望會反映全球科技供應鏈本質上嘅不確定性。
截至QCOM第二季業績前,華爾街對QCOM評級為「適度買入」,有11個「買入」、7個「持有」同1個「賣出」建議。平均目標價為198.71美元,潛在升幅約35%。
Nvidia(NASDAQ:NVDA)
NVDA去年升勢凌厲,但今年以來已經回吐19%。關稅、出口限制、競爭加劇等因素,令投資者信心受壓。早前更有消息指中國華為將測試自家AI晶片,NVDA股價單日跌超過4%。
儘管如此,唔少分析師依然睇好Nvidia未來前景,認為佢嘅GPU喺AI模型訓練同建構方面需求殷切,Blackwell平台同持續創新都被寄予厚望。
NVDA係咪「強力買入」?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Joseph Moore上星期重申NVDA「買入」評級,但目標價由162美元微降至160美元。佢話,NVDA仍然係佢心目中首選,因為GPU需求數據「無可否認地正面」,而且AI推理市場明顯需要GPU,尤其係多個雲端巨頭。
Moore預計,AI投資持續增長,加上NVDA供應鏈靈活,足以令佢跑贏其他對手。佢更將2027財年收入預測由2309億美元上調至2555億美元,每股盈利預測由5.37美元升至6.01美元,主要因為數據中心業務動力強勁、推理應用加速增長。
NVDA現時有35個「買入」、5個「持有」建議,屬「強力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167.09美元,潛在升幅高達53.7%。
Broadcom(NASDAQ:AVGO)
AVGO今年以來跌幅約17%,主要因為市場擔心經濟放緩會拖累需求。Broadcom產品線非常廣泛,涵蓋半導體、企業軟件同安全方案。
雖然短期壓力不小,但大部分分析師仍然睇好Broadcom增長潛力,尤其係AI帶動需求。公司第一季業績同指引都反映AI業務增長強勁,AI收入按年升77%至41億美元,預計第二季會升至44億美元。
Broadcom憑住半導體解決方案同基礎設施軟件兩大板塊,預期會繼續錄得穩健增長。去年11月完成收購VMware(交易額690億美元),有望進一步壯大軟件業務,並擴展數據中心同雲端基礎設施市場。
AVGO值唔值得買?
Cantor Fitzgerald分析師C.J. Muse最近將AVGO目標價由300美元降至250美元,並維持「買入」評級。佢同公司管理層通話後指出,雖然宏觀經濟不明朗同市場波動,但Broadcom業務展望無變,AI需求依然強勁,非AI半導體業務見底,軟件業務持續穩定。
Muse補充指,Broadcom多元化業務同強大定價能力,有助抵消關稅不利因素。即使市場波動,AVGO每股盈利預測都會比其他半導體公司更穩定。雖然目標價下調反映市況波動,但Broadcom仍然係Cantor Fitzgerald嘅「首選」。
華爾街對Broadcom評級為「強力買入」,有23個「買入」同2個「持有」建議。平均目標價244.50美元,潛在升幅27%。
總結
雖然短期內宏觀經濟壓力同關稅問題未解決,華爾街對Nvidia同Broadcom依然極度樂觀,對Qualcomm則較為審慎。現時分析師認為NVDA潛在升幅最大,因為AI模型訓練對先進GPU需求殷切,NVDA正正係這個領域嘅領頭羊。
編輯評論:AI浪潮下,晶片股點揀?
今次三隻晶片巨頭,無論從業務多元化、技術領先、定市場份額,全部都係行業頂尖。不過,香港投資者要留意幾個重點:第一,AI雖然係未來大趨勢,但全球政治經濟環境變幻莫測,出口限制、貿易壁壘隨時出現,對半導體供應鏈影響深遠。第二,Nvidia雖然技術領先,但中國市場限制愈來愈多,競爭對手(例如華為)急起直追,未來增長空間未必一帆風順。
至於Broadcom,收購VMware後,「軟硬兼備」策略值得留意,尤其係企業級雲端同數據中心基建需求持續增長下,佢地有機會搶佔更多市場份額。Qualcomm則面臨蘋果自家研發晶片威脅,長遠增長要靠AI、汽車同IoT新業務突破。
對香港投資者嚟講,買入美國半導體股唔單止係賭AI技術成敗,仲要考慮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同政策變數。現階段,短炒可以考慮Nvidia高波幅帶來機會,長線則要睇Broadcom業務多元化同軟件轉型成效。最終,選股策略要緊貼行業發展同國際大勢,唔好單靠一時熱潮作決定。
AI股係唔係永遠都係贏家?我認為,只有真正能夠持續創新、應對政策風險、建立多元收入來源嘅企業,先可以喺未來科技浪潮中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