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重新設計H20晶片 避開美國對中出口限制 鞏固170億美元收入
Nvidia計劃於未來兩個月內,為中國市場推出技術上經過降級的H20人工智能晶片。根據多個業界消息來源,這個策略轉變,是由於美國官員早前要求原有型號需申請出口許可證,等同實際封殺,Nvidia因此作出應對。
這間半導體巨頭已經通知中國主要客戶,尤其是雲端運算服務供應商,計劃於七月推出這款改良版H20。這顯示Nvidia決心保住中國市場的份額,因為去年中國市場為公司帶來170億美元收入,佔其總銷售額13%,絕對是不可忽視的生意。
新晶片的技術規格顯示,與原有設計相比,性能有明顯妥協。改良版H20的記憶體容量大幅減少,不過部分下游客戶或會透過調整模組配置,嘗試微調效能。
這個時機相當微妙,因為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最近剛剛訪問北京,就在美國官員宣佈新出口限制後數日。他在與中國政商領袖會面時,強調中國在Nvidia全球策略中的重要性。
這次發展,其實是美中科技博弈的最新一章。美國政府自2022年起,首次限制Nvidia最先進晶片出口到中國,理由是擔心有軍事用途。Nvidia其後推出H20作為符合規定的替代品,但華府去年十月再收緊限制。
儘管如此,中國科網巨頭如騰訊、阿里巴巴及字節跳動(TikTok母公司),近月都加快訂購H20。這股需求,亦來自新興AI公司如DeepSeek等,因為他們需要性價比高的AI模型。到上個月為止,Nvidia自一月以來,已累積180億美元的H20訂單。
編輯評論:中美科技戰下的「變通」與「雙輸」
Nvidia這次「技術降級」的H20,其實是中美科技戰下企業典型的變通策略。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逐步限制高端AI晶片出口,試圖壓制中國AI發展步伐。不過,Nvidia作為上市公司,面對中國這個佔據一成多收入的大市場,根本無法輕易放棄。於是「技術閹割」成為妥協之道——既符合法規,又能繼續賺錢。
但這種「閹割版」產品,長遠來看,對雙方都不是好事。中國企業雖然短期內仍可取得Nvidia的AI硬件,但效能降級,對競爭力始終有影響。另一方面,美國的限制,只會激發中國加快自研AI晶片的決心,長遠或削弱Nvidia在中國的技術主導地位。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場科技冷戰,已經不再只關乎單一產品,而是全球供應鏈、創新生態甚至國際規則的重新洗牌。當Nvidia CEO黃仁勳親自飛赴北京,足證這場博弈的複雜性——商業利益、地緣政治、技術自主,每一環都牽一髮動全身。
香港作為高度依賴國際科技供應鏈的地區,這類事件值得我們深思:未來我們如何在中美之間保持技術自主與市場彈性?當全球AI產業愈趨分裂,本地創科生態又如何自處?Nvidia的H20事件,其實只是冰山一角,香港與全球業界都必須及早準備,迎接更不確定的科技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