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NVIDIA業績破頂 Blackwell芯片大爆發 中國市場風險持續升溫
NVIDIA(NVDA)剛剛公佈了又一份令人咋舌的季度業績,在2026財政年度第一季錄得441億美元收入,按年大升69%。要知道,這個成績是在中國市場有45億美元存貨無法銷售的情況下取得的。原本市場預期地緣政治風險會進一步打擊NVIDIA,但事實上,Blackwell芯片架構反而乘勢而起,推動公司業績再創新高。
中國市場受阻 AI需求持續爆發
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在接受《彭博》訪問時坦言:「你絕對不能低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這裡是全球最多AI研究人員的地方。」公司預計受美國新一輪出口限制影響,下季將損失80億美元收入,這個巨大損失已經反映在第二季的業績預測之中。即便如此,NVIDIA仍然預期下季收入可達450億美元,意味著即使最大市場基本上被封鎖,公司依然有信心維持增長。
推動這一切的核心動力是「推理」(inference)。AI應用——無論是聊天機械人還是自動機械人——已經不再只是「訓練」階段,而是全面實時運作,處理文字、圖像、語音和決策。黃仁勳形容:「需求已經爆炸式增長。AI推理運算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工作量。」這種需求大幅推高NVIDIA芯片的銷量,特別是全新Blackwell平台,現時已經開始全球出貨並大規模擴展。
Blackwell不僅僅是一顆新芯片——而是一個完整的AI運算解決方案。NVIDIA現時銷售的AI基礎設施,已經不再只是處理器,而是整套運算系統。黃仁勳說:「我們就是要設計一部會思考的機器。這是一支全壘打。」這種垂直整合策略,讓公司與大型雲端服務商、政府等建立更深厚合作關係,因為AI已經變成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華為追趕 NVIDIA優勢受挑戰
NVIDIA股價在業績公佈後盤前上升約8%,但報告內並非全無隱憂。數據中心部門收入391億美元,略低於分析師預期。值得留意的是,這個部門的規模已經比大部分半導體公司還要大。遊戲業務方面,受任天堂Switch 2及Blackwell顯示卡帶動,收入達38億美元,表現超出預期。
然而,中國問題始終如影隨形。黃仁勳罕有地承認,華為最新AI芯片「很可能已經追上NVIDIA H200」,這是對中國競爭力的一次罕見肯定。「他們會想盡辦法競爭,而且確實很強大。」黃仁勳補充道。
同時,黃仁勳亦稱讚美國推動供應鏈回流的政策:「將關稅作為再工業化的核心支柱,這個願景非常大膽。」他對特朗普經濟政策表示支持:「我們全力支持這個想法。」這種在美國製造與失去中國市場之間走鋼線的策略,正是NVIDIA現時的現實。
現階段,NVIDIA依然交出亮眼成績。即使在中國損失數十億美元,第二季的業績指引和Blackwell芯片需求,顯示AI熱潮仍然動力十足。黃仁勳說:「我們只需要有信心去競爭。如果我們敢於競爭,我們就會勝出。」
NVDA股票值得買入嗎?
根據華爾街分析師綜合意見,NVIDIA獲得「強力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為165.29美元,意味著尚有22.61%的上升空間。
編輯評論:NVIDIA的「中國難題」與全球AI競賽新格局
NVIDIA今季業績無疑再次證明其在AI硬件領域的霸主地位,但中國市場的陰影已經無法忽視。過去,NVIDIA靠著中國龐大市場和AI熱潮雙重加持,如今美國出口限制下,NVIDIA被迫「去中國化」,但同時亦加速了中國本土AI芯片的追趕。黃仁勳罕見正面承認華為已經追近,這一點值得所有投資者和科技觀察者深思。
NVIDIA的成功,除了技術本身,更在於其「全棧式」解決方案和與全球超級雲端平台的深度合作。但當AI硬件逐漸成為「國家級基礎設施」,地緣政治的變數將會越來越大。中國市場的流失,短期內靠北美和歐洲AI需求可以彌補,但長遠來看,若中國芯片真正崛起,全球AI生態或會出現兩大陣營的分化,NVIDIA的全球壟斷地位將受到實質挑戰。
另外,NVIDIA對美國「再工業化」政策的積極回應,既是順勢而為,也是現實妥協。這種「兩面下注」策略,能否在地緣政治持續緊張下維持平衡,仍有待觀察。
總結來說,NVIDIA短期內仍然是AI投資的寵兒,但中長線必須關注中國自主芯片的追趕步伐、全球政策風險,以及AI硬件產業鏈「東西分治」的新格局。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未來的AI競賽,將不再是一家獨大,而是多國角力,甚至是「兩個世界」的科技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