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偉達業績揭示強勁但轉變中的數據中心需求
英偉達(Nvidia)作為人工智能晶片巨頭,其季度業績顯示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的需求並未放緩。然而,數據中心格局可能在未來幾個月發生變化。
英偉達近日發布的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收入同比增長69%,達到440億美元。數據中心銷售業務占據了英偉達大部分收入,同比增長73%,因為科技巨頭和其他客戶紛紛搶購該公司最新的Blackwell系列人工智能圖形處理單元。
儘管英偉達因美國對華出口限制而錯失25億美元的銷售額,但該公司仍預計下一季度收入將穩定在450億美元,中國銷售額的下降將被其他地區數據中心業務的增長所抵消。
華爾街對英偉達的業績反應積極,股價在市場開盤後一度上漲逾5%。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約瑟夫·摩爾(Joseph Moore)表示,英偉達的業績顯示其業務正在加速增長,除了中國市場的限制外,其他增長驅動因素似乎都很穩固。“未來一切都將變得更好。”
英偉達強勁的業績反駁了此前關於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需求不確定的說法。一些懷疑者曾警告,科技公司和其他大型數據中心用戶可能會減緩對數據中心容量的需求,以容納像英偉達這樣的AI處理器。
然而,根據英偉達的說法,情況恰恰相反。雲服務提供商和其他科技巨頭正在擴大採購英偉達的處理器,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地部署它們。
主要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每週部署近7.2萬個Blackwell GPU,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進一步擴大部署規模。英偉達首席財務官科萊特·克雷斯(Colette Kress)表示,微軟的英偉達GPU數量預計從數萬將增長到未來幾個月中的數十萬。
這種需求直接推動了新的數據中心開發。克雷斯表示,正在開發中的“AI工廠”(英偉達對大型AI訓練數據中心的稱呼)超過100個,是去年的一倍。這些項目的規模也在增長,平均每個項目部署的GPU數量同比增長一倍。
未來幾個月將宣布更多的AI大型園區,代表數千兆瓦的容量。克雷斯表示,英偉達對未來項目需求的預測可達數十千兆瓦。
英偉達的業績也預示著數據中心發展的兩大主要趨勢的轉變。
首先,GPU銷售表明,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工作負載將用於AI推理,而新的開發大部分將發生在美國以外。
對AI處理器和數據中心容量的需求主要由訓練AI模型的需要驅動,但對AI推理的需求正在穩步增長。
現在,英偉達領導層表示,推理需求正在達到一個轉折點,這可能會改變數據中心地圖。推理計算的數據中心容量通常與AI訓練部署有不同的選址考慮。
英偉達CEO黃仁勳表示,開源模型和高效計算方法的興起降低了採用成本,加上OpenAI和DeepSeek等公司開發的“推理”AI模型,推動了推理需求的急劇增長。
此外,越來越多的AI數據中心項目正在美國以外地區開發。這一增長領域部分是由於主權AI——在特定市場中符合司法管轄區法規或服務國家政府的AI計算。
企業對非美國公司的採用正在增長,而主要科技公司也越來越重視為國際市場提供以其自身數據和語言構建的AI產品。
儘管大部分AI驅動的數據中心開發仍在美國進行,但英偉達領導層表示,與沙特阿拉伯和阿布扎比的大型數據中心大型園區合作項目是未來將變得更加普遍的項目類型。
黃仁勳表示,“我們顯然處於這一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期階段,我確信每個國家都會擁有它——未來還會有更多公告。”
作為編輯,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以下想法和評論:
英偉達的業績的確顯示了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需求的強勁,但同時也揭示了數據中心格局的轉變。隨著AI推理需求的增長,數據中心的發展將更加分散,不僅僅局限於美國國內。企業和政府對AI技術的採用推動了數據中心需求的增長,這也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然而,這種趨勢也帶來了一些挑戰。例如,數據中心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電力供應和冷卻系統,這對環境和能源資源的壓力將越來越大。此外,數據中心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也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問題。
總的來說,英偉達的業績為我們提供了對數據中心未來發展趨勢的洞察,也提醒我們需要關注相關的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