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Nvidia CEO黃仁勳親赴北京 中國專用AI晶片發布在即
Nvidia(NASDAQ: NVDA)行政總裁黃仁勳即將於下星期親身前往北京,為即將推出的中國專用AI晶片作準備。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這款新晶片是Blackwell RTX Pro 6000的改良版,專門為配合美國自特朗普任內起日益嚴格的出口管制而重新設計。
這款預計九月面世的晶片,刻意移除了高頻寬記憶體(high-bandwidth memory)及NVLink連接等先進功能,以確保能符合美國最新的出口限制。儘管硬件規格有所削減,中國企業對這款產品依然興致勃勃,主要原因是Nvidia的CUDA軟件生態系統在全球AI開發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轉換成本極高。
黃仁勳此行預計會出席北京國際供應鏈博覽會,並有望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及其他高層官員會面。這次訪問凸顯Nvidia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去年,中國市場為Nvidia帶來171億美元收入,佔公司總營收相當可觀。
不過,這款新晶片能否真正落地中國,仍需視乎美國華盛頓方面的最終審批。Nvidia現正等候美方確認新設計不會被納入進一步出口禁令,才會正式啟動出貨程序。
黃仁勳此行正值Nvidia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及監管審查日益加劇的關鍵時刻,如何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AI市場之一維持競爭優勢,成為公司當前最大挑戰。針對中國市場度身訂造硬件,反映出美國科技企業在適應出口新規同時,仍然渴望維持對中國市場的滲透力。
這一策略將深刻影響Nvidia在AI晶片全球需求爆發及中美科技角力升溫下的競爭地位。投資者與業界分析師都密切關注美國監管決定及中國官方對這次產品與訪問的回應。
編輯評論:Nvidia的中國策略—科技與地緣政治的雙重賭注
Nvidia今次針對中國市場推出「閹割版」AI晶片,表面上是被動應對美國出口規管,實際卻是一場高風險、高回報的策略賭博。CUDA生態系統的鎖定效應,令中國科技巨頭即使買到「減料」產品也難以脫離Nvidia的掌控,這種軟硬一體的生態壟斷比單純硬件競爭更難破解。
但這種做法是否長遠之計?從中國角度,持續被動接受功能受限的進口貨,勢必加速國產AI晶片(如華為昇騰等)的自主研發與生態建設。Nvidia短期內或能維持收入,但長遠來說,中美科技「脫鈎」之勢只會加劇,Nvidia在中國的地位未必穩如泰山。
此外,黃仁勳親赴北京,既是對中國市場的禮遇,也是向美國政府展示其「合規」誠意。但這種兩面討好的策略,能否長期奏效,還要看美國未來的政策走向,以及中國官方對外資科技企業的耐性。
總括而言,Nvidia今次行動是全球科技產業在地緣政治夾縫中求存的縮影。對香港及亞洲市場來說,這場科技「冷戰」的每一步都會影響區內創新生態與產業升級,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