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Nvidia降級晶片難阻中國AI野心崛起

Nvidia降級版H20晶片未必能遏止中國AI雄心

Nvidia降級版H20晶片未必能遏止中國AI雄心

Nvidia計劃為中國市場推出經過降級的H20 AI晶片,以應對美國對華出口限制。雖然特朗普政府早前已經要求這類晶片出口中國必須取得許可,但Nvidia顯然不打算輕易放棄中國這個龐大市場。

事實上,中國佔Nvidia總銷售額約13%,截至2025年1月,相關收入高達170億美元。短短五個月內,Nvidia就已經收到價值180億美元的H20訂單,這些訂單若因出口規定而泡湯,損失將十分龐大。

沒有任何公司會願意眼白白看著這麼大一塊蛋糕被國內生產商搶走,所以Nvidia開始尋找規避出口限制的方法。至於降級後的H20具體會削減哪些功能,官方暫時未有公開。不過,晶片預計於七月推出,Nvidia已經通知了騰訊等主要客戶。然而,特朗普對哪些AI技術流入中國極為關注,美國政府或會阻止這項安排。

中國繞過美國限制的多重路徑

問題來了:出口限制到底有無效用?外界一直猜測中國透過不同手段繞過美國的出口管制。最近一份名為《Whack-a-Chip:硬件為本出口管制的徒勞》(Whack-a-Chip: The Futility of Hardware-Centric Export Controls)的報告,提供了違規的具體證據。

2024年5月,騰訊發表了HunyuanDiT文本生成圖片模型,據報該模型在Nvidia A100 GPU上訓練。去年9月,騰訊又推出GameGen-O擴散式轉換器模型,同樣相信採用受出口限制的高端Nvidia GPU。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這些AI模型的訓練程式碼,逆向推敲出:

– 訓練腳本出現Nvidia的NCCL通訊庫,只兼容Nvidia GPU,排除AMD或其他第三方方案;
– 模型支援bfloat16精度,只有Ampere架構(Nvidia 30XX、40XX、A100等)才有,排除舊款GPU;
– 訓練腳本設有InfiniBand上的RDMA遠端記憶體直通,只有Nvidia數據中心GPU(如H100、H20、A100)支援,消費級如RTX 3090並無此功能;
– 腳本亦有進階網絡參數調校與網卡綁定,只有手頭有實體硬件才做得到,證明是自家機房而非現成雲端解決方案。

這些證據顯示,中國確實在違反美國出口限制,繼續使用A100或H100等高端晶片。

中國如何繞過管制?

每當新出口限制即將生效,往往有數星期甚至數月的緩衝期,讓有關方面有時間大量囤積受限產品——即Nvidia AI晶片。中國很可能在管制生效前預先訂購、積存了大量高端晶片。

另一個可能性,是中國透過國內外黑市非法取得這些晶片。雖然有走私電子零件被捕案例,但目前未有確鑿證據證明大規模黑市運作。

還有一種方式,是透過註冊在中國境外的第三方公司或空殼公司轉口。美國若要堵塞這個漏洞,就必須加強背景審查及盡職調查,防止晶片流入中國。

Nvidia降級版晶片反而成中國AI助力

對美國而言,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降級版H20晶片是否真能阻止中國發展先進AI?只要看看騰訊最近推出的Hunyuan-Large開源大型語言模型就知道。

這款AI模型性能卓越,可與Meta的Llama 3.1、DeepSeek V2、Mixtral-8x22B等國際頂級模型媲美。據項目說明,這個模型完全在Nvidia H20 GPU上訓練。

H20型號符合美國出口規定,性能只有H100的75%。理論上,這樣的硬件不應該能訓練出如此強大的AI模型。

但中國已經運用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來彌補硬件不足。首先是「專家混合架構」(Mixtures-of-Experts),即每次訓練只啟動部分模型,令有限硬件仍可達致與傳統大型模型相若的準確度。

騰訊亦利用bfloat16進行混合精度訓練,配合先進GPU如A100,可令訓練速度提升2.5倍。同時,透過量化技術,模型可以轉為較低位元表示,加快訓練速度而損失準確度極小。

其他技巧還包括大容量顯示記憶體運用、分片訓練及高效GPU通訊。這些都說明,即使H20晶片降級,中國亦有能力自訂架構,發揮最大效益。

Nvidia自己很可能心知肚明,但為了保住中國市場收入,寧可「配合」中國需求。要記住,自從DeepSeek等中國AI模型以遠低於美國ChatGPT、Gemini等的成本問世後,Nvidia高價AI晶片需求已受壓。

若中國能大規模優化高性能AI模型成本,Nvidia的高端晶片訂單或會大減。因此公司現時無所不用其極保住銷售。

至於特朗普政府會否容許這種規避行為,美國能否及時察覺中國的技術突破,還有待觀察。

記者評論:出口限制的「貓鼠遊戲」與中美AI新冷戰

這篇報道揭示了中美科技競爭的「貓鼠遊戲」本質——美國不斷升級出口管制,中國則以技術創新、黑市、海外公司等多重手法繞過限制。這種博弈其實早已超越了單純的硬件競賽,更是兩國在AI時代爭奪全球技術話語權的縮影。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AI企業對硬件限制的反應極為靈活,從「專家混合架構」到混合精度訓練,充分體現了中國工程師的「逆境創新」能力。這種能力一旦成熟,將大大削弱美國以硬件為本的「技術封鎖」效力,甚至可能倒逼Nvidia等美企重新思考全球業務策略。

對於香港及亞洲科技圈來說,這場競賽既是風險也是機遇。硬件限制未必能遏止中國AI發展,反而可能促使中國加速自研晶片與AI算法,進一步推動本地生態多元化。而美國企業在全球化與地緣政治之間的兩難,也為本地初創提供了更多合作與競爭空間。

最後,這場「AI新冷戰」下,全球科技供應鏈的穩定性正受嚴峻考驗。香港作為國際科技樞紐,如何在兩強之間保持靈活、掌握話語權,將是未來幾年最值得關注的議題。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