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Nvidia需求依然強勁,中國禁令帶來陰影
Nvidia(美股代號:NVDA)作為全球市值以萬億美元計的大型科技巨頭,近年持續錄得驚人銷售增長。即使美國對部分產品出口中國設限,導致銷售損失以十億計,市場需求依然熾熱,令Nvidia首季業績依然強勁。
銷售額年升69%,增長動力未減
Nvidia最新一季銷售額由去年同期的260億美元,急升至441億美元,年增幅約69%。對於一間如此規模的企業來說,這種增長速度極為罕見。雖然較2023年底及2024年初單季超過200%增長的「爆炸期」略有放緩,但依然遠超大市預期。
管理層坦言,受美國禁售高階H20晶片到中國影響,第二季預計還會損失約80億美元銷售。不過,行政總裁黃仁勳在聲明中強調:「全球對Nvidia AI基礎設施的需求非常強勁。」
單計本季,Nvidia錄得441億美元銷售,超出市場預期的433億美元。然而,每股盈利(EPS)僅為0.81美元,低於分析師預期的0.93美元。H20禁令令公司每股盈利減少0.15美元,公司因應限制需作出45億美元撥備。
AI數據中心成收入主力,超級客戶推動增長
Nvidia今季近一半收入來自所謂「超大規模」客戶,包括Amazon、Microsoft及Alphabet(Google母公司)等,這些科技巨頭正大舉建設AI數據中心。Nvidia的數據中心業務佔總銷售絕大多數,遊戲晶片則排第二。
黃仁勳表示:「全球各國已視AI為基礎設施,如同電力和互聯網,而Nvidia正處於這場深刻變革的核心。」
除超大客戶外,新興需求亦逐漸浮現。Nvidia已與沙特阿拉伯主權基金支持的AI初創公司Humain簽約,未來五年供應晶片,將沙特推上AI版圖,同時為Nvidia帶來數十億美元新收入。
這消息有助紓緩投資者對Nvidia銷售可持續性的疑慮,特別是在美國政府加徵關稅及加強出口限制下。這些憂慮年初一度拖累Nvidia股價。
中國AI自研威脅與美國出口禁令
投資者亦擔心中國自研高效AI模型(如DeepSeek)會減低對Nvidia高階晶片需求。為應對DeepSeek等中國AI模型崛起,美國政府收緊對Nvidia H20晶片出口中國的限制。
這項禁令預計令Nvidia第二季損失80億美元銷售。以公司單季銷售約400億美元計,影響不可小覷。不過據路透社報道,Nvidia正研發改良版H20晶片,以符合美國要求,爭取恢復部分中國市場。
2025年Nvidia股價前景
雖然高效AI模型和美國政府的「關稅風暴」一度令投資者憂慮,Nvidia股價在首季業績公布後反而上升,雖然仍低於一年高位(每股超過153美元)。
事實上,美國禁售某些Nvidia晶片,正正反映市場潛在需求仍未被滿足。若出口限制放寬,銷售有望再創高峰。Nvidia若能推出符合規定的新產品,未來數季增長動力可望延續。
D.A. Davison分析師Gil Luria指出:「中國將會是Nvidia股價最大不明朗因素,直至美國政府政策明朗化。若完全失去中國市場,對公司業務將構成重大不利影響,遠超本季和下季H20禁令的即時損失。」
與此同時,傳統對手如Intel仍忙於追趕AI晶片市場,而Nvidia則繼續領先。
只要經濟環境維持穩定,Nvidia在高端晶片市場的強勁需求將令其繼續稱霸,這對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編輯評論:Nvidia的全球地緣風險與科技霸權的雙面刃
Nvidia這份業績報告,既展現了AI浪潮下的無限商機,也暴露了全球科技供應鏈的地緣政治風險。AI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術競賽,而是國家級基礎設施的角力場。Nvidia雖然短期內可藉新市場(如沙特)及技術創新分散風險,但中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始終是最大罩門。
值得深思的是,AI晶片戰爭並非純粹技術較量,背後其實是美中兩國對數據主權、科技標準及經濟安全的全面博弈。Nvidia的處境,正好反映出全球科技企業如何在「市場需求」與「國際政治」之間走鋼線——一方面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配合本國政府的政策底線。
對香港及亞洲投資者而言,Nvidia的故事帶來一個重要啟示:未來科技股的風險評估,不能只看產品與財務數據,還要洞悉大國博弈下的政策變數。Nvidia能否持續領先,除了技術創新,還要懂得如何在全球規則不斷變動下靈活應對。這才是真正的「AI時代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