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Nvidia增長驚人 中美關稅陰霾籠罩未來
破紀錄季度業績 AI熱潮推動收入暴漲
Nvidia作為全球圖像處理器(GPU)及人工智能(AI)晶片的領導者,最近交出一份令人咋舌的季度成績表,收入按年大升69%,令全球市場一片振奮。公司在2025年5月29日公佈的財政第一季度業績中,錄得301億美元收入,遠超市場預期,主要受惠於AI晶片(特別是H100及即將推出的Blackwell架構GPU)的需求急升。數據中心業務作為最大增長動力,收入大增82%至260億美元,背後推手是雲端巨頭及企業積極投資AI基建。
每股經調整盈利達6.12美元,高於華爾街預期的5.95美元,毛利率高達75.3%,反映Nvidia在高端晶片市場擁有極強的定價能力。業績公佈後,Nvidia股價在盤後交易上升4%,市值突破3.2萬億美元,帶動科技股指數上揚。
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Nvidia繼續推動AI革命,我們的GPU及AI平台正促成各行各業的突破,無論是自動駕駛、醫療保健還是生成式AI。」
業績大好為近期因經濟不確定及貿易政策波動而受壓的全球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納斯達克等科技重鎮指數應聲上漲,連帶AMD、Broadcom等晶片股亦見升幅。
中美貿易限制成最大不確定因素
然而,Nvidia的光芒卻被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限制的陰霾所遮蓋。美國政府近期進一步收緊對中國出口先進晶片及設計軟件的規定,這些措施是特朗普政府新一輪關稅及貿易策略的一部分,旨在壓制中國科技進步,但同時也對Nvidia等美國晶片巨頭造成打擊。
Nvidia警告,這些限制可能令其對中國(公司第二大市場)的銷售額在未來一個季度減少多達80億美元,約佔季度總收入四分之一。2024年,中國市場佔Nvidia總銷售的17%,主要來自數據中心及遊戲晶片。新規定限制了A100及H100等高端晶片出口,勢必打亂供應鏈,亦可能迫使中國客戶尋找華為等本土或其他國際競爭對手的替代品。
黃仁勳直言:「我們正努力減輕這些限制的影響,與客戶保持溝通及尋找合規但能維持增長的方案。不過,不確定性確實存在,財務影響可能相當顯著。」
Nvidia已經開始為中國市場開發符合美國出口規定的特製低性能版本晶片,但這些產品在本土對手崛起下,能否保住市佔率成疑。公司亦需面對供應鏈重組及尋找新市場等挑戰,以彌補中國市場的損失。
半導體產業鏈震盪 中國自給自足加快
Nvidia的警告即時在半導體行業引發震盪,Intel、Qualcomm等其他晶片股在盤前交易下挫。中美貿易戰因新一輪關稅政策重燃,令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企業陷入不穩。美國上訴法院最近恢復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令行業前景更加複雜,成本上升,貿易流向受阻。
分析師指出,現時的限制可能加快中國半導體自給自足步伐,長遠或蠶食Nvidia的市場份額。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表示:「中國正大舉投資本土晶片產業,若Nvidia失去中國市場,即使未來貿易政策有變,也難以奪回。」
即使面對這些挑戰,Nvidia在全球AI熱潮下仍具優勢。公司將下季度收入預測上調至325億美元,略高於市場預期,顯示對AI及遊戲產品需求持續看好。Nvidia在軟件(如CUDA平台及AI企業方案)上的投資,進一步鞏固其生態圈及客戶黏性。
不過,貿易限制及經濟不明朗的陰影仍揮之不去。投資者密切關注Nvidia如何應對地緣政治變局,包括多元化客戶基礎及持續創新以維持技術領先。
Wedbush Securities董事總經理Dan Ives說:「Nvidia基本面極為強勁,但中國因素是最大變數。未來12個月將考驗公司如何在增長與外部壓力間取得平衡。」
Nvidia未來路向幾何?
隨著Nvidia繼續引領AI革命,其能否靈活應對貿易限制並維持市場領導地位將成關鍵。來自中國的80億美元銷售損失是一大障礙,但Nvidia多元化產品線及創新能力有一定緩衝。短期內,破紀錄的季度表現鞏固了其科技巨頭地位,但未來將要在愈發複雜的全球環境中展現戰略靈活性。
編輯點評:AI霸主的「中國難題」——Nvidia的未來不止於晶片
Nvidia這次業績雖然亮眼,但中國市場的風險已經不是單靠技術或短期策略可解。當美國以地緣政治為由收緊科技出口,Nvidia即使開發「閹割版」晶片,亦難敵中國自家半導體產業的追趕。長遠來看,這不只是貿易戰那麼簡單,而是全球科技供應鏈正在「去全球化」,Nvidia及整個美國半導體產業都面臨「市場分裂」的結構性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市場對Nvidia來說,不僅是銷售額,更是AI生態圈的重要一環。中國企業的需求推動了Nvidia軟硬件的全球標準化,若中國大規模轉向本土方案,Nvidia在AI產業鏈的主導地位或會動搖。這場「科技冷戰」的輸家,不只會是中國企業,也可能是全球創新速度。
Nvidia未來要做的,不只是繼續壓倒性創新,更要在「美國優先」與「全球市場」間尋找微妙平衡。或許,AI產業的下個關鍵戰場,將不是誰的晶片更快,而是誰能在複雜的政治經濟博弈中,守住自己的生態圈和市場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