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Nvidia五月財報大考:華爾街意見分歧!

Nvidia處於十字路口:華爾街對5月28日關鍵業績前景現分歧

Nvidia股票走勢

隨住Nvidia(納斯達克:NVDA)即將於5月28日公布2026財政年度第一季業績,華爾街分析師對其前景出現罕見分歧。這間AI晶片巨頭,過去一直被視為投資者及科技愛好者的共識寵兒,如今卻站在一個關鍵轉捩點。一份最新的悲觀評級打破了市場近乎一致的樂觀情緒,令市場重新審視Nvidia過去瘋狂升勢背後的AI熱潮與現實之間的落差。

牛派觀點:破紀錄增長與AI壟斷地位

Nvidia在高性能圖像處理器(GPU)市場的主導地位無可置疑。據估算,公司掌握約八成AI晶片市場份額,旗下GPU為OpenAI的ChatGPT、Google和Amazon等雲端AI運算提供核心動力。

Nvidia上季業績錄得驚人的265%按年收入增長,主要由數據中心產品需求急升所帶動。分析師預計2026財年第一季業績將再有強勁表現,預測如下:

* 營收達246億美元(按年增長66%)
* 每股盈利(EPS)5.59美元(按年增長450%)

如數據屬實,Nvidia將進一步鞏固其AI晶片霸主地位——至少暫時如此。支持者認為,Nvidia仍處於AI基建爆發的早期階段。隨著新一代Blackwell GPU架構推出,公司預期將進一步提升效能和效率,並吸納自動駕駛、機械人及生成式AI初創等新客群。

歷史走勢亦支持牛派觀點。據Yahoo Finance及Nasdaq數據,Nvidia股價過去往往在第一季業績後出現反彈。這種季節性動力令不少分析師鼓勵投資者在5月28日業績前「逢低吸納」。

熊派觀點:估值過高、需求飽和與首個賣出評級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股熱潮。Seaport Research Partners的Jay Goldberg最近罕有地給予Nvidia「賣出」評級,目標價僅100美元,遠低於現價。Goldberg認為,Nvidia爆炸性增長已被市場充分反映,現時公司估值過高,長遠預期過於不切實際。

他提出的主要憂慮包括:

* 估值風險:Nvidia預期市盈率超過35倍,遠高於同業
* 供應飽和:大型雲端服務商已大量囤積晶片,未來需求或將放緩
* 地緣及監管風險:美國加強限制AI晶片出口中國,或削弱國際銷售
* 競爭加劇:AMD、Intel加快AI產品步伐,Google(TPU)、Amazon(Inferentia)等自家晶片亦威脅Nvidia長遠市佔

Goldberg的賣出評級引發市場熱議,Nvidia會否成為又一個因AI炒作而膨脹的科技泡沫?

市場啟示:波動在前

在牛熊分歧下,Nvidia 5月28日的業績將成為市場重要催化劑。若公司再交出亮麗成績,或可暫時壓倒質疑聲音,推高股價;但若增長放緩或前景指引令人失望,股價隨時急挫。

期權市場已反映出預期波動加劇,顯示投資者預計業績後股價將大幅波動,無論升跌。這次結果不僅影響Nvidia,也將牽動整個AI及半導體板塊走勢。

投資者應關注甚麼?

隨著Nvidia業績臨近,投資者應留意以下幾項關鍵指標:

1. 數據中心收入增長——目前估值的核心動力
2. Blackwell GPU推出進展——產能時程及初步採用情況
3. 前瞻指引——公司會否維持進取增長預期?
4. 國際銷售趨勢——有否受中國出口限制影響
5. 主要客戶資本開支——Microsoft、Meta、Amazon等大客戶的採購動向

結語:審慎還是堅定?

Nvidia正處於關鍵時刻。對牛派而言,公司仍是AI革命的基石;對熊派則是過度期望的警世故事。可以肯定,5月28日的業績發布會將成為本季科技界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

Nvidia能否消除市場疑慮,還是會被質疑者證明過熱?結果即將揭曉,一場「清算」在所難免。

編輯點評:AI泡沫,還是真正新時代?

Nvidia的故事絕對不只是財報數字的遊戲,而是整個科技市場對AI未來的信仰與懷疑的縮影。當全球資本市場都在追逐「下一個顛覆性科技」時,Nvidia這類公司自帶光環,無論是AI算力的基建者還是炒作的受益者,都難免成為聚光燈下的主角。

不過,值得香港投資者深思的是,AI產業鏈的「贏家通吃」神話是否能長期維持?Nvidia的高市盈率背後,是市場對其技術領先的極度信任,但這種領先能否在競爭者(尤其是中國和美國本土巨頭)追趕下持續?還有地緣政治風險——中美科技戰下,Nvidia的國際業務隨時受壓,這一點對香港這個中西交匯的金融中心尤其值得警惕。

再者,AI應用的爆炸式增長是否會如市場預期般持續,還是會出現「需求消化不良」?大型雲端公司一旦減慢資本開支,Nvidia的高增長神話隨時幻滅。

總括而言,Nvidia這次業績,不只是投資者的「信心測試」,更是整個AI產業鏈能否兌現未來承諾的試金石。香港投資者若只看短線炒作,或許可以繼續「買消息、賣事實」;但若放眼長遠,應更關注產業結構變化、技術迭代與地緣政治風險,這才是決定Nvidia能否長青的關鍵。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