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計劃於上海設立研發中心 專為中國市場度身訂造技術
美國晶片巨頭Nvidia加強中國布局 上海新研發中心聚焦本地化產品
美國半導體龍頭Nvidia(納斯達克:NVDA,德國:NVD)正計劃於上海設立全新研發中心,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據《金融時報》報道,這個上海研發基地將專注於將Nvidia的技術調整和優化,以更好地滿足中國客戶的需求,同時不會涉及敏感的GPU核心設計轉讓。
這個新設施將會配合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政策,專注於開發改良版的晶片架構和產品變種。目標是既能服務中國市場,同時又可確保核心晶片設計及生產工序仍然留在海外,以保障Nvidia的知識產權和技術安全。
Nvidia現時正評估上海閔行區及徐匯區作為新研發中心落戶位置。據悉,上海市政府已提出提供稅務優惠和土地資源,以吸引Nvidia落戶當地。與此同時,Nvidia亦已開始租用上海新的辦公空間,以容納現有員工及未來增聘人手。
這一舉動正值美國自2022年起陸續收緊對華高端AI晶片出口的背景下。Nvidia因此轉向推出經過降級處理的產品,例如H20晶片,確保符合出口規範之餘,仍可供應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佔Nvidia 2025財政年度總收入609億美元中的14%,即約85億美元。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亦曾公開強調中國AI產業的重要性,預計未來兩至三年內,中國AI相關支出每年可達500億美元。
截至本週五,Nvidia股價報134美元,年初至今基本持平。
編輯評論:Nvidia「兩頭走」策略的啟示——科技競爭下的全球本地化新格局
Nvidia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表面上是順應中國龐大市場需求,實際上則反映出全球科技企業在地緣政治壓力下的「兩頭走」策略。美國政府的出口限制愈收愈緊,大型科技公司不能再單靠「一套技術全球賣」,而是必須根據各地監管、法規及政治環境,進行本地化調整。
Nvidia選擇不在中國轉讓核心GPU設計,而是專注於產品「變種」,這不單是技術上的權衡,更是對知識產權和企業長遠競爭力的保護。這種做法,既避免觸犯美國出口管制,又能維持在中國市場的存在感,最大限度減少業務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政府主動提供稅務優惠和土地,顯示中國地方政府對高科技企業的爭奪戰進一步升級。對於香港業界或初創企業來說,這種「政策紅利」和「本地化研發」的結合,或許值得借鏡——在全球產業鏈分化之下,靈活調整策略、建立本地研發能力,可能是未來生存與發展的關鍵。
此外,Nvidia這種策略亦預示著未來科技巨頭將更頻繁地在各地建立「合規版」研發中心,分散風險。對中國而言,雖然短期內難以獲得最先進的核心技術,但透過與跨國企業的合作,仍可持續推動本地AI產業發展,甚至培養出自主創新的土壤。
總結而言,Nvidia上海研發中心的誕生,不僅是企業對市場的回應,更是全球科技競爭新格局下的縮影。這場「全球本地化」的博弈,將深刻影響未來科技產業的生態與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