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葡萄牙計劃進入第四階段
自19年前作為麻省理工學院(MIT)與葡萄牙大學、研究機構及企業的先驅合作項目成立以來,MIT-葡萄牙計劃(MIT-Portugal Program,簡稱MPP)已取得顯著成就——包括促成47個創業衍生企業、資助超過220個MIT與葡萄牙研究人員的聯合項目,以及培養了跨大西洋的優秀研究人才。
今年3月,MIT與葡萄牙科學與技術基金會(FCT)簽訂新協議,正式展開計劃的下一篇章。第四階段將持續至2030年,支持涵蓋人工智能、納米科技及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創新研究與解決方案,並強調教育交流與創業精神,既在MIT校園內,也與葡萄牙各地合作夥伴共同推進。
MIT機械工程教授兼MPP共同主任Douglas Hart表示:「計劃持續這麼多年,一個重要優勢是雙方彼此非常熟悉。多年來我們了解彼此的制度、優勢與不足,創造出短暫合作無法達成的協同效應。」
另一位共同主任、MIT航空航天學T. Wilson教授John Hansman則表示,雙方將在既有研究基礎上拓展新領域,FCT作為葡萄牙教育、科學及創新部下的國家公共研究機構,將繼續支持雙方合作。
葡萄牙教育、科學及創新部長Fernando Alexandre說:「過去二十年來,與MIT的夥伴關係建立了信任基礎,促進了研究合作與科學成果,並對葡萄牙經濟產生貢獻。新階段中,我們期望更大抱負與影響力,提升葡萄牙科學實力及其轉化經濟與社會的能力,協助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數碼化及太空等挑戰。」
MIT校長Sally Kornbluth強調,國際合作對MIT的研究、教育及服務使命至關重要。她指出MPP提供師生在獨特研究環境中學習新知、創新方法,並為解決緊迫的地方與全球問題作出貢獻。海洋科學與氣候領域的合作正是國際夥伴關係助力人類重要問題解決的典範。
MPP作為一個有效的國際合作典範,歷經政治、社會和經濟變遷依然堅守使命,持續在美國與葡萄牙帶來成果。計劃涵蓋年度研究會議、每年6月MIT的創新工作坊、7月亞速群島的海洋機器人暑期學校,以及促進師生交流的合作研究。第三階段期間,59名MIT學生及53名教職員赴葡萄牙,MIT則接待了131名葡萄牙學生和49名教職員。
每約五年一階段,MPP聚焦若干核心研究領域。第三階段專注於氣候科學與氣候變化、地球系統(從海洋到近太空)、製造數碼轉型及可持續城市。雙方合作多個小型項目及數個大型「旗艦」項目,包括葡萄牙CubeSat衛星開發,這是葡萄牙30年來的第二顆衛星,也是首次與多所大學及企業合作。
第四階段將繼續第三階段的研究領域,同時擴展至晶片/納米科技、能源(曾是第二階段焦點)、人工智能及太空領域。Hansman表示:「我們開放更多合作領域。」
此外,第四階段將加強教育交流與創業支持。Hart透露,計劃獲批准接收更多葡萄牙學生,MIT及葡萄牙研究人員間的緊密合作將為主要負責人帶來益處。
MPP的持續運作及第四階段啟動,彰顯其價值。計劃在過去二十年助力葡萄牙教育、科技及經濟的進步。Hansman舉例說:「如今的葡萄牙比20年前強大得多,尤其在可持續城市及綠色能源領域,我們雖不能直接歸功於自己,但確實是葡萄牙進步旅程的一部分。」
Hart補充:「葡萄牙變得更具創業精神,大學誕生的初創企業數量大幅增加。」
近期對MPP及FCT其他美國合作項目的分析報告指出,與MIT及其他美國大學的合作提升了葡萄牙研究能力,推動國家研發生態系統組織升級,並為葡萄牙大學及企業提供參與複雜項目的機會。報告特別提到MPP長期合作促成持續性的博士課程,並推動葡萄牙教育體系朝全球標準靠攏。迄今已有198名葡萄牙博士通過MPP完成學業。
葡萄牙大學、學生及企業受惠於MPP帶來的研究、網絡及經濟活動,MIT及整個美國科研社群亦有顯著收穫。Hansman指出,雙方共同關注大西洋事務是計劃持續主題之一。
今年夏天,亞速群島的Faial島將舉辦MPP第五屆海洋機器人暑期學校,為12名葡萄牙碩士及博士一年級學生,以及12名MIT高年級本科及研究生開放。課程包含MIT及葡萄牙教授授課、工作坊、實驗室及實地操作,Hart稱這是他最喜愛的課程之一。他說:「我能與全球頂尖研究者及優秀學生合作,部分學生畢業後成為海洋科學教授。」
MPP因葡萄牙獨特的海洋設施而具備獨特的海洋研究機會,包括亞速群島的公海、里斯本深水港及里斯本南部的葡萄牙海軍設施,均提供國際科學家合作研究的場地。葡萄牙大學也積極投入氣候變化研究,與海洋系統密切相關。
MIT電機與計算機科學及機械工程系的Stefanie Mueller教授指出,國際合作讓團隊能在美國及葡萄牙不同水產養殖環境測試及完善研究原型,並依靠葡萄牙Aveiro大學Ricardo Calado教授及業界合作夥伴的專業知識。她提及MIT博士生Charlene Xia在海洋機器人暑期學校的研究,致力開發經濟實惠的系統監測海藻養殖微生物群,防止因海洋暖化引起的有害細菌擴散。Xia不僅作為學生參加,還連續兩年回亞速群島擔任助教。
Mueller讚揚MIT-葡萄牙計劃是監測水生微生物群潛在疾病爆發研究的重要推手。
展望未來,Hart與Hansman對計劃在大西洋兩岸持續成功充滿信心,並期待擴大影響力。Hart說:「研究進展順利,聯繫廣泛。我們目標之一是擴大參與團體,不限於科學範疇,也涵蓋人工智能、微納米製造、社會科學及人文領域。」
他補充:「希望吸引更多人加入,無論MIT還是葡萄牙,讓更多人受惠。」
—
評論與啟示
MIT-葡萄牙計劃的持久合作,展示了跨國科研夥伴關係的典範價值,不僅促進了科技創新,更深化了教育交流與產業創業。這種長期的合作關係,讓雙方在彼此文化、制度及技術優勢中找到最佳協同點,遠遠超越短期合作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階段不僅聚焦熱門科技領域如AI與納米科技,也將社會科學與人文領域納入視野,反映出科技發展與人文關懷並重的趨勢。這對香港及其他地區同樣具有啟發意義:科技創新不能孤立於社會脈絡之外,跨領域融合是未來發展關鍵。
此外,MPP對葡萄牙經濟與創業生態的推動,提醒我們科技合作的真正價值在於「轉化」——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經濟與社會效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創新樞紐,也應借鑒這種模式,強化本地與國際科研機構的合作,並注重人才培養與產業孵化。
最後,MPP的海洋科學研究及氣候變化應對,凸顯全球氣候危機下,國際間共享資源與知識的重要性。隨著香港面對海平面上升與環境挑戰,類似跨國合作或可成為本地解決方案的重要參考。
總括而言,MIT-葡萄牙計劃不僅是科研合作的成功範例,更是教育、創業與社會發展多方共贏的典範,值得香港及其他地區在推動國際合作與創新發展時深思借鑒。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