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拒絕比特幣,顯示大型科技公司仍持懷疑態度
CoinShares的Butterfill在接受Cointelegraph訪問時表示,將比特幣納入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的理由相當有說服力,而「採用的速度正在加快」。
企業對比特幣的採用仍然謹慎
自2020年8月以來,Strategy成為首家將比特幣作為主要財庫儲備資產的上市公司,但至今並沒有太多大型科技公司跟隨其步伐。企業的財庫儲備,通常被稱為現金儲備,是公司用來應對短期或緊急義務的資金,這些資金通常是現金或等同於現金的資產,如貨幣市場基金或三個月期的美國國債。
社交媒體巨頭Meta在其儲備中持有720億美元的流動資產。然而,在5月28日的年度會議上,股東以1,221票對1的壓倒性比例拒絕了一項提議,該提議旨在評估比特幣是否可以成為未來的財庫儲備資產。這一拒絕並不令人驚訝。儘管企業對比特幣的採用在增長,但大型科技公司和大多數主流企業仍然保持謹慎態度。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在2024年12月也否決了類似的提案。
Meta的比特幣提案被壓倒性否決,這引發了對機構是否準備好採用加密貨幣的質疑。
比特幣的波動性削弱了其作為財庫資產的合理性
這可能只是誤解。紐約大學教授Aswath Damodaran表示,加密貨幣支持者可能未能意識到企業財庫更像是應急資金:用於應對自然災害或疫情,或支持日常業務運營,而不是用作投機投資的平台。他對Cointelegraph表示:「我認為這是瘋狂的。」Damodaran無法想出「任何理由為何這是一個好主意」。
即使是對區塊鏈技術持正面態度的杜克大學金融教授Campbell Harvey也對比特幣財庫倡議表示懷疑,他告訴Cointelegraph:「如果Meta的投資者想擁有比特幣,他們可以自己購買。除非公司以比特幣等加密貨幣進行業務,否則不清楚加密貨幣在任何財庫功能中扮演的角色。」Harvey認為穩定幣才適合作為財庫儲備,因為它們通常是流動的,並且與基礎資產(如美元)掛鉤,而比特幣則是一種高度波動的工具,不適合用於企業儲備。
Strategy成功的比特幣藍圖激勵了其他公司跟隨,但Harvey指出,Strategy的MSTR自從將比特幣作為主要儲備資產以來,股價上漲了2466%,表現優於Nvidia、Tesla、Google和微軟等公司。他補充道:「如果一家公司想在比特幣上進行戰略投資,就像他們可能會在初創企業上進行戰略投資一樣,我對此沒有問題。這是一項風險投資,公司經常這樣做。只是不要稱這為財庫資產。」
然而,Meta等公司往往在現金儲備中持有數十億美元,這些資金通常只是停放在那裡,賺取微薄的利息。對專業投資者來說,這幾乎是一種罪過。ProChain Capital的總裁兼聯合創始人David Tawil告訴Cointelegraph:「Meta總是持有現金。」他們不如將一些資金投入比特幣,以實現多元化,並保護自己免受通脹美元的影響。
CoinShares的研究主管James Butterfill告訴Cointelegraph,3%的比特幣配置可以使基金的Sharpe比率翻倍,這是一個用於評估風險調整後績效的指標。CoinShares自己的調查顯示,截至2025年4月,管理的資產總額達到1萬億美元,數字資產的平均配置從2024年10月的1%上升至1.8%。Butterfill補充道:「採用的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快。」
對比特幣的謹慎態度的跡象
Meta的股東投票可能反映出主流企業和機構投資者在比特幣方面的謹慎態度。然而,首席執行官馬克·祖克伯格控制著Meta 61%的投票權,因此這並不一定代表整個美國企業的立場。全國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自由企業項目的執行董事Stefan Padfield告訴Cointelegraph,企業董事會和管理層對比特幣的看法可能與經濟學家和政治家一樣分歧,「因此,我們看到公司,包括科技公司,在比特幣的‘無-一些-很多’光譜上採取不同立場並不令人驚訝。」
或許這裡的情況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嚴重。Padfield補充道:「雖然提案只是要求考慮比特幣,但它仍然可能被拒絕,僅僅是因為管理層和投資者不想被告知在這個領域該怎麼做。」
與此同時,全球一些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如Fidelity和BlackRock,對加密貨幣的態度變得更加友好。BlackRock最近建議投資者考慮將最多2%的投資組合投入比特幣以實現多元化。
全球的比特幣財庫倡議正在增加。6月3日,巴黎的Blockchain Group宣布將6800萬美元的比特幣納入其企業財庫。隨後在6月4日,韓國的K Wave Media宣布計劃籌集5億美元以購買比特幣,這被描述為一項「財庫策略」。
Butterfill指出,今年已有至少72家公司採納比特幣,儘管「許多這些舉措似乎更多是出於美化股價的願望,而不是對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長期價值的真正信念。」他指出,真正的戰略配置需要長期的心態。
但對於那些核心業務與加密貨幣或區塊鏈技術無關的大型企業來說,目前只有特斯拉在這方面獨樹一幟。Butterfill補充道:「根據目前的趨勢,我們最終會看到一家大型公司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
然而,回到Meta,1,221:1的拒絕比例無疑是相當明確的。
Butterfill建議,Meta的股東可能對比特幣的所謂波動性反應過度。「比特幣在過去兩個多月中表現出比Meta更低的波動性,這一趨勢在FAANG股票中更為明顯。」Padfield補充道:「我總是擔心人們對低(代理)投票數量過度解讀。在這種情況下,這可能僅僅反映出對被‘強迫’考慮比特幣的反感,而不是對比特幣本身的拒絕。」
這一事件不僅反映了Meta內部對比特幣的分歧,也反映出科技公司對於加密貨幣的整體態度仍然是謹慎而保守的。未來,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更多企業的參與,這一態度是否會有所改變,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