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終於用基礎款的M4取代了我的M1 MacBook Pro——升級是值得的
Apple的旗艦M4筆記本電腦可能不會以華麗的功能或全新的設計讓你驚艷,但它的精緻程度幾乎讓你無法抱怨。
撰文:Kerry Wan,高級評測編輯
日期:2025年3月17日 上午9:17 PT
ZDNET的重點摘要
– M4 MacBook Pro的起售價為1395美元(限時優惠),在最微妙的地方有所改進。
– 在圖形性能、電池壽命和傳輸速度上的升級最為明顯。
– 準備好為幾乎每一個規格升級支付過高的價格。
我已經使用M4 MacBook Pro幾個月了,它是我日常工作中最無聊但又極其出色的設備。
在不讓我的14英寸M1 MacBook Pro感到嫉妒的情況下,最新款無疑是Apple迄今為止最精緻、最完整的筆記本電腦,基本的M4配置可能對90%的用戶來說已經足夠。大多數人會對M4 MacBook Pro的整體計算體驗感到滿意,尤其是如果他們是從基於Intel的系統轉換過來的話。
對於少數的熱衷者來說,他們會對USB-C端口的改變以及在SDR模式下更亮的屏幕感到非常興奮。事實上,我正是攜帶著基礎款的M4型號在城裡走動,它擁有我進行大量照片和視頻編輯、遊戲(帶有光線追蹤)以及內容消費所需的所有功能。
ZDNET推薦
MacBook Pro(14英寸,M4,2024年)
最新的MacBook Pro配備了升級的處理器、更長的電池壽命、更寬的網絡攝像頭等。
我已經使用了11小時,自上次充電以來,這台筆記本電腦還剩下20%的電量。這並不正是Apple在其營銷中所宣稱的“24小時電池壽命”,但請記住,該公司是通過視頻播放的時長來進行基準測試的。在進行各種創意任務和運行背景應用的情況下,我對M4 MacBook Pro的耐力感到非常驚訝。如果是我的M1 MacBook Pro,電池焦慮會在更早的時候就出現。
新的M4 Pro和M4 Max MacBook Pro配備USB-C Thunderbolt 5端口,成為市場上首批支持更快的120Gbps傳輸速度、最高240W充電和更強大顯示器支持的筆記本電腦之一。對於使用外部GPU和存儲解決方案並需要能快速傳輸大文件的專業創意工作者來說,為額外的處理能力付費是合理的。
今年,基礎款MacBook Pro獲得了太空黑色的處理,外觀令人驚艷。
基礎款的M4 MacBook Pro在功能上已經相當出色,配備了三個USB-C Thunderbolt 4端口。額外的USB-C端口位於筆記本電腦的右側,這樣可以更好地與我辦公桌右側的顯示器和充電線纜相容,而新的處理器則允許在打開蓋子的情況下連接多達兩個顯示器。以前,你必須關閉MacBook的蓋子才能為兩個外部顯示器供電。
除了端口之外,基礎款M4 MacBook Pro與M4 Pro和M4 Max變體之間唯一的主要硬件區別是冷卻風扇的數量,更高級的選擇擁有兩個而不是一個。雖然我尚未能測試這三個系統在降頻和散熱方面的差別,但我對基礎款M4的性能感到滿意。無論是運行基準測試還是以高圖形設置和開啟光線追蹤的情況下玩《神秘島》,筆記本電腦的風扇從未發出令人分心的“嘶嘶”聲。
在我深入基準測試之前,我想先提及M4 MacBook Pro的顯示屏。14英寸的型號並不像M4 iPad Pro的OLED顯示屏那樣有沖擊力和深度,但新的亮度評級——在SDR模式下為1000尼特,在HDR模式下為1600尼特,配合可選的昂貴且令人滿意的乾淨納米紋理塗層,使這成為我使用過的最美觀的筆記本電腦顯示屏。磨砂層顯著減少了眩光,而更亮的面板則成功地抵擋住了11月的陽光,讓它誤以為還是夏天。
使用M1 MacBook Pro——以及每一款配有光澤顯示屏的筆記本電腦——我經常在打開蓋子或擦去灰塵時弄髒網絡攝像頭區域。然而,在M4 MacBook Pro上,經過一周的高強度使用,顯示屏仍然保持乾淨如新。
那麼,150美元的納米紋理顯示屏額外費用值得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值得。相反,可以考慮在Amazon上購買一個不到20美元的磨砂屏幕保護膜,這樣就能以更低的價格獲得幾乎相同的滿意度。
以下是M4 MacBook Pro(配備10核CPU、10核GPU、16GB RAM和1TB存儲)的基準測試分數:
– Cinebench 24 MC: 1,000
– Geekbench 6.2.2 SC: 3,823
– Geekbench 6.2.2 MC: 14,849
不出所料,M4 MacBook Pro的性能優於其前身,以及一些最新的搭載高通Snapdragon X Elite和Intel Core Ultra(第二系列)芯片組的Windows機型。令人驚訝的是,這款1395美元的M4 MacBook Pro的性能超過了我花了近3000美元購買的搭載M1 Pro芯片的16英寸MacBook Pro。
現在,每款MacBook型號(包括M3和M4 Air)都以16GB的RAM起步;我們要感謝AI的進步。我一直在嘗試使用MacOS Sequoia 15.3.2,體驗在使用MacBook時花更少的時間思考(換句話說,依賴Apple Intelligence)。以下是最佳新功能的簡要分級:
– ChatGPT驅動的Siri(A級):當Siri能夠回答更複雜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提供搜索結果時,這是相當具有改變性的。此外,通過雙擊命令鍵訪問浮動的Siri菜單也非常方便,儘管我希望能夠通過長按自動啟動語音提示。
– 寫作工具(B級):從事件邀請到房地產消息,我需要管理各種對話,並從AI輔助的回應中受益良多。唯一的問題是,我的自然語調介於“專業”和“簡潔”之間,因此總有一兩個地方需要調整或潤色。
– 圖像遊樂場(C級):除了圖像生成器的輸出看起來像《噴射飛行器》圖標的變種外,我很難找到它的實際應用。通常,發送一個表情符號就能以更少的時間傳達相同的意思。
ZDNET的購買建議
以與上一代MacBook Pro型號相同的價格,M4型號——特別是基礎配置——在性能、實用性和電池壽命上提供了顯著的升級。Thunderbolt 5端口的引入、為機器學習更好構建的M4處理器、更強大的網絡攝像頭和更亮的顯示屏都使這款產品非常適合辦公室工作者、數字遊牧者、學生、專業創意工作者等。
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14英寸的M4 MacBook Pro是最佳選擇。如果你需要比512GB更多的內部存儲,將其升級到1TB的選項花200美元並不算壞。超過這個價格,我建議購買一個外部SSD,這樣你可以獲得比Apple提供的更多存儲,同時花費也低得多。
如果你追求便攜性,並且能夠不使用ProMotion顯示器和SD卡插槽等功能,那麼選擇價格更便宜(但仍然能幹)的M4或M3 MacBook Air也不會錯,這些型號甚至支持即將推出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我們如何在ZDNET測試筆記本電腦
我們在ZDNET使用多種方法來測試筆記本電腦。首先,我們從基準測試軟件獲取數據,分析系統的內部指標,並將其與廣告數據進行比較。然後,我們會花一段較長的時間(通常是一到兩週)使用該筆記本電腦,像普通消費者一樣評估其便攜性、外形和電池實際表現。欲了解詳細信息,請查看我們的全面筆記本電腦測試方法。
基準測試:我們首先運行一系列測試,對計算機的硬件進行徹底檢測,以了解它的性能。Cinebench是最常用的硬件測試套件之一,測試筆記本電腦在單個和多個CPU核心上的渲染性能。PCMark 10是另一個強大的程序,涵蓋了工作場所中執行的各種任務,還有許多其他程序我們會一起使用,以收集盡可能多的數據。我們測試的一些組件包括:
– 處理器:筆記本電腦的“大腦”,是決定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大多數筆記本電腦中的CPU由四個主要製造商(Intel、AMD、Qualcomm和Apple)製造(僅限Apple設備)。這在基準測試軟件中進行測試。
– 顯示屏:顯示屏的尺寸(從角到角對角測量)也決定了筆記本電腦的整體大小,並在筆記本電腦的成本中扮演重要角色。亮度以“尼特”為單位測量,色彩範圍在基準測試軟件中進行測試。
– 圖形處理器(GPU):無論是集成在CPU中還是獨立顯示卡,機器處理圖形的能力是進行視頻編輯、渲染和遊戲等需求高的任務的關鍵因素。我們通過基準測試軟件、遊戲和媒體播放的組合來測試GPU。
– 物理外形:最後,筆記本電腦的整體外觀和物理外形包括其重量、厚度、鍵盤和觸控板的手感,以及是否有可折疊的顯示屏。 我們攜帶筆記本電腦至少一週,記錄其在通勤中的表現。
– 電池測試:我們通過幾種方法測試一個單位的電池。雖然一些基準程序有自己的電池測試組件,但我們還會讓筆記本電腦在中等負載下運行盡可能長的時間。我們確保屏幕保護程序和休眠模式關閉,將顯示屏的亮度和音量設置為50%,在Chrome中加載YouTube的直播,然後等到結束。
– 人為因素: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指標和系統數據很重要,但數字本身並不能給你完整的畫面。在這裡,我們將個人使用設備的經驗融入其中,並關注消費者關心的實際使用案例。
最終,我們的目標是將我們測試的每一款筆記本電腦的能力分解成普通人易於理解的條款。在筆記本電腦和計算機消費市場中,存在大量噪音和困惑,因此我們希望通過利用我們團隊的幾十年經驗,為整個過程帶來直觀的元素。
這篇文章最初於2024年11月7日發佈,並於2025年3月17日更新。
編輯評價
這篇文章詳細介紹了M4 MacBook Pro的各項性能,並且對於不同用戶的需求提供了清晰的建議。隨著科技的進步,消費者對於筆記本電腦的期望也在不斷提升,這款M4 MacBook Pro在性能和設計上都展現了Apple的實力,尤其是在電池壽命和顯示效果上。對於專業用戶來說,這款筆記本電腦的升級確實是值得的。然而,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是否真的需要這些升級,則值得深思。尤其是在價格上,消費者應該仔細考慮自己的需求,選擇最合適的產品。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