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VMH因首季業績不佳,短暫失去歐洲最大奢侈品公司地位
巴黎消息,路透社報道——週二,LVMH因首季銷售表現令人失望,投資者情緒轉趨悲觀,短暫被競爭對手Hermès超越,失去歐洲市值最高奢侈品集團的地位。
LVMH旗下擁有Louis Vuitton、Dior、高級珠寶品牌Tiffany & Co及美妝連鎖Sephora等知名品牌,但今年首季銷售未達預期。主要原因是美國消費者減少購買美妝產品及干邑白蘭地,而中國市場銷售依舊疲弱。
LVMH股價早盤跌超過8%,市值降至2439億歐元,稍低於Hermès的2444億歐元,之後LVMH股價回升,市值回到2470億歐元水平。
整個奢侈品行業股價普遍下挫,Gucci母公司Kering和Hermès分別下跌2.6%及1.5%,擁有Cartier的瑞士Richemont跌2.5%,意大利高級羊絨品牌Brunello Cucinelli亦跌2.6%。
LVMH首季銷售下跌3%,遠低於市場預期的2%增長,顯示奢侈品行業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加徵關稅後,面臨更大挑戰,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亦持續升溫。
RBC分析師Piral Dadhania表示,這反映出「奢侈品行業整體交易環境更加艱難」,他已將LVMH今年的有機銷售預測由3%增長下調至持平,主要因首季銷售差於預期4%。
投資者原本寄望奢侈品行業今年可擺脫低迷,但貿易緊張局勢令全球經濟衰退的疑慮加深。
德意志銀行指出,LVMH核心的時裝及皮具業務(包括Louis Vuitton和Dior)銷售回落5%,令之前預期2024年底有所改善的看法成為異數。
自3月底起,奢侈品股普遍下跌,LVMH、Kering及Burberry均跌約14%,Richemont跌13%,Hermès則跌5%。
Bernstein分析師最近將該行業今年銷售預測由原先的5%增長下調至2%下降,若成真,將是過去20多年來行業最長的衰退期。
—
評論與分析:奢侈品行業的挑戰與未來走向
LVMH作為全球奢侈品龍頭,其首季業績失利不僅反映出自身的經營壓力,更是整個奢侈品行業面臨的縮影。美國消費者對高端美妝及烈酒需求的下降,連帶影響了整體銷售表現,而中國市場的疲軟則更突顯全球經濟復甦的不均衡。
此外,政治經濟的不確定性,尤其是貿易政策的反覆與關稅壁壘,正在重新塑造奢侈品市場格局。奢侈品消費向來被視為經濟健康的風向標,當全球經濟有衰退風險時,消費者的購買力和信心隨之下降,這對依賴高端消費的品牌是重大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LVMH的核心業務——時裝及皮具的銷售回落,顯示行業不再只是個別市場波動,而是結構性問題。這促使奢侈品牌必須重新思考市場策略,包括多元化產品線、加強新興市場佈局、以及數字化轉型以吸引年輕一代消費者。
未來,奢侈品行業能否突破當前困局,很大程度取決於全球經濟能否穩定復甦,以及品牌如何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投資者需密切關注這些因素,理性評估市場風險與機遇。
總括而言,LVMH此次業績警示了奢侈品行業的挑戰,也為業界敲響了警鐘:只有持續創新、適應變局,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中保持領先。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