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已死:LG為隱私的最後一根釘子
還記得看電視的日子是多麼簡單和私密嗎?你選擇一個頻道,看你喜歡的節目,然後就結束了。除非你有尼爾森收視盒,或者把音量開到足夠大讓鄰居也能聽到,否則沒有人知道你在看什麼。沒有追蹤,沒有個性化廣告,沒有算法去揣測你的感受。這些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LG決定這種經歷過於私密、過於人性化,實在是太屬於你了。
現在,LG提供的卻是一些“智能”、“情感連結”以及深度侵入的體驗。而這並不是孤例。這家韓國公司的最新創新,與一個名為Zenapse的公司合作——這家公司自稱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情感智能幫助廣告商推動銷售的軟件即服務市場平台”——推出了一個根據你的情感來投放廣告的系統。是的,你的電視將會試圖通過算法分析你觀看的內容、觀看的方式,以及你可能的反應來讀取你的情感,從而向你推送“相關”的廣告。目的是什麼?提升廣告效果。代價是什麼?你最後一絲的隱私。
這並不是科幻小說——這正在發生。這是科技行業最喜愛的道德漏洞:如果某件事可以做到,就會有人決定必須去做。僅僅因為人工智能可以解釋你的情感,這並不意味著它應該這樣做。
—
在這個數位時代,隱私的消失似乎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LG的這一舉措不僅僅是對個人隱私的侵犯,更是一種對人類情感的商品化。當我們的情感和行為數據被用來推動商業利益時,究竟我們還剩下多少自主權?這樣的技術發展不禁讓人反思:我們的生活是否真的需要這種“情感連結”的廣告?還是這只不過是對我們內心世界的進一步剝削?
此外,這種基於情感的廣告投放可能會導致更深層的社會問題,例如情感操控和心理健康的影響。當商業利益以我們的情感為代價時,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尤其是在一個越來越依賴數據和算法的社會中。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