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因特朗普政府削減開支,15項政府合約被取消,股價盤後跌超6%
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表示,因應特朗普政府的削減開支措施,公司有15份政府合約被擱置,涉及金額約1億美元,雖然佔IBM諮詢部門訂單積壓不到1%,但此消息仍掩蓋了公司樂觀的收入預測,導致其股價盤後大跌超過6%。
IBM的競爭對手如埃森哲(Accenture)等聯邦諮詢業務同樣受到美國政府及其「政府效率部門」收緊預算的影響,承受不小壓力。
財務主管James Kavanaugh週三向路透透露,受影響的合約金額約為1億美元,不到公司諮詢部門訂單積壓的1%。不過部分分析師認為,這些合約取消加劇了市場對IBM前景的不確定性,尤其在美國關稅政策令全球經濟前景蒙上陰影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為了安撫投資者信心,IBM打破以往不發佈季度業績指引的慣例,公佈了第二季度收入指引範圍,並報告首季盈利超預期,同時維持2025年固定匯率基礎下收入增長至少5%的目標。
Kavanaugh表示:「考慮到市場目前極為不穩定,我們決定給出第二季度的收入指引範圍,盡可能向投資者提供透明度。」
他在與分析師通話時指出,IBM在現行美國關稅政策下受到的影響有限,公司在美國以外的直接風險也不大,並正評估應對關稅的替代方案。
截至目前,IBM今年股價已上升12%,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近9%的跌幅。
IBM預計第二季度收入介乎164億至167.5億美元,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63.3億美元。首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至145億美元,諮詢業務收入下跌2%至51億美元,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Running Point Capital首席投資官Michael Ashley Schulman指出,鑑於宏觀經濟及政策的不確定性,一些投資者可能更關注合約取消的負面影響,「在政策頻繁轉向和宏觀經濟不明朗的環境下,IBM的良好季度業績可能不足以抵消所有負面情緒。」
調整後每股盈利為1.60美元,超過市場預期的1.40美元,主要受益於高利潤率的軟件業務增長。IBM的人工智能業務(AI Book of Business)累計訂單和銷售額超過60億美元,較上一季度增加約10億美元。
—
編輯評論與啟示
IBM此次面對特朗普政府的開支緊縮政策,雖然合約取消規模相對不大,但反映出美國政府在公共支出上的謹慎態度,尤其是在科技和諮詢領域的投資趨於保守。這種政策轉向對大型企業如IBM及其競爭對手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其長期業務發展節奏。
IBM敢於打破自己多年來不提供季度指引的傳統,主動向市場披露未來走勢,顯示公司管理層對目前經濟環境的敏感度及對投資者透明度的重視。這種策略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減少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股價波動。
然而,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和貿易政策風險仍是IBM及整個科技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公司雖有強勁的軟件和人工智能業務支撐,但如何在變幻莫測的政策環境中保持穩定增長,是未來的關鍵。
對香港及全球投資者而言,IBM的案例提醒我們,單靠業績超預期並不足夠,政策風險和市場情緒同樣重要。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政府政策動向及其對企業訂單和資金流的直接影響,並尋找那些能靈活應對政策變化、擁有多元化市場布局的企業作為長線投資標的。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