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上市的Grab擬於第二季收購印尼競爭對手GoTo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總部設於新加坡的美國上市叫車及外賣平台Grab,計劃於今年第二季度與印尼較細規模的競爭對手GoTo達成收購協議。Grab已聘請顧問團隊協助推動這宗交易,並正與多家銀行洽談融資安排,交易能否成事仍視乎最終條款。
目前雙方均未對此事發表評論。據另一名消息人士透露,Grab有意以約70億美元收購GoTo旗下業務。GoTo於雅加達證券交易所掛牌,其股價今年以來已上升約20%,市值約為58億美元;而Grab於納斯達克的市值則接近200億美元,股價今年迄今上漲2.4%。
據兩名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指出,GoTo將出售其位於新加坡的國際業務予Grab,並在印尼境內出售除金融業務以外的全部業務予Grab。
Grab獲Uber支持,提供送餐、出行及金融服務等多元服務。GoTo的投資者包括軟銀及淘寶中國控股,該公司自稱為印尼最大的數碼生態系統,涵蓋電商及銀行服務。
合併後或壟斷東南亞叫車市場逾八成份額,監管審查嚴峻
數據分析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指出,Grab與GoTo合併後,將成為東南亞叫車業的巨頭,市場佔有率約達80億美元市場的85%。Euromonitor亞洲支付及貸款市場分析經理David Zhang表示,合併後在印尼的市場份額將超過91%,在新加坡則接近90%。他同時指出,印尼及新加坡等主要市場的監管機構將會嚴格審查此交易,合併可能會遭到反壟斷阻撓。
然而,印尼券商BRI Danareksa Sekuritas的分析師Niko Margaronis認為,印尼監管部門可能會採取較實際的態度,評估合併對強化本地企業及長期經濟價值的利弊。
反壟斷審查趨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
在全球宏觀經濟不穩、生活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監管機構對壟斷問題的關注日益加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徵收關稅,令局勢更趨複雜。今年3月,Uber因台灣監管機構以反壟斷為由,阻止其以9.5億美元收購Delivery Hero旗下Foodpanda業務,最終終止了交易。
—
編者評論:
Grab與GoTo的合併計劃,顯示東南亞數碼經濟市場正進入高度整合階段。兩家公司若成功合併,將在區域內形成幾乎壟斷的市場格局,對消費者選擇及價格穩定性帶來深遠影響。雖然合併能夠提升經營效率及市場影響力,但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反映出各國對於避免形成壟斷的高度警覺。
此外,印尼監管態度或較為務實,可能考慮到合併帶來的經濟增長及本地企業競爭力提升。這種平衡監管與經濟發展的策略,值得其他新興市場借鑒。另一方面,Grab與GoTo合併後,如何在維持服務質素、保障消費者利益及推動創新發展之間找到平衡,將是未來業界關注的焦點。
最後,這宗交易也反映出東南亞市場的巨大潛力及快速變化,國際投資者及企業應密切留意當地監管政策及市場動態,靈活調整策略,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數碼經濟中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