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Grab同GoTo合併大戰:印尼獨角獸爭霸戰!

✈️ Trip.com「內地快閃」機票+酒店半價

【每週二 10 AM】 立即領取 半價優惠代碼
最高減 HK$500,CP 值極高,先到先得!


立即搶優惠 🔗

Grab同GoTo合併案:兩大巨頭博弈,東南亞科技版圖再洗牌?

東南亞兩大網約車及科技平台Grab同GoTo之間嘅合併傳聞又有新進展。雖然大家都知道雙方一直就合併或Grab收購GoTo進行緊深入談判,但條件始終係最大障礙。GoTo作為印尼科技界旗艦,從來都唔想被Grab吞併;但Grab一向野心勃勃,過往已經成功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今次又點會甘心唔再下一城?

最新發展係,Grab突然公開否認現時同GoTo有談判,並宣布計劃透過可換股債券發行籌集12.5億美元,資金會用作日常開支同「潛在收購」。呢個動作其實係擺明同市場講:「我Grab要搵錢好容易,有能力隨時出手。」呢種財務實力本身就係一種談判籌碼。

同時,印尼主權財富基金Danantara可能加入合併交易,亦令事件更耐人尋味。事實上,多年來Grab同GoTo無法真正合併,最大原因係GoTo唔想成為合併後嘅「小兄弟」。印尼作為GoTo嘅大本營,當地社會其實好擔心,萬一Gojek(GoTo其中一個核心業務)都落入外國手中,咁印尼科技自主權就會進一步削弱。早前TikTok Shop收購Tokopedia後,唔夠一年就大規模裁員,亦令市場對本地科技平台被外資收購更加憂慮。

值得留意嘅係,Grab近期積極拓展新業務,包括首次喺新加坡推出有牌照的士服務,以及旗下保險部門準備進軍新加坡汽車保險市場。呢啲動作都顯示Grab有意鞏固自己喺東南亞科技金融生態圈嘅地位。

蘋果AI中國上線受阻:地緣政治下的科技拉鋸

蘋果AI服務至今未能喺中國正式推出,原因好明顯——中國監管機構仲未批出牌照。即使蘋果已經同阿里巴巴合作,準備由阿里提供技術支持,但中國網信辦遲遲未點頭。有分析指,科技已經成為中美博弈嘅主戰場,而今次輪到蘋果「被吊頸」,中國政府完全掌握主導權。

新加坡保險科技新貴Bolttech融資再創新高

新加坡保險科技公司Bolttech獲得1.5億美元C輪融資,由日本住友商事同歐洲Iberis Capital領投,估值達到21億美元。Bolttech主打「嵌入式保險」,即係透過第三方平台(如Apple、Samsung、Lazada)直接向消費者推介旅遊、電子產品等保險產品。公司僅成立四年,已經有超過700個分銷夥伴同230間保險公司合作。雖然Bolttech自稱為「初創」,但其實背後資金、網絡同行業資深程度都唔係一般新創可比。值得關注係,Bolttech同日本多間金融機構有密切合作,未來會唔會進一步攻佔日本市場,值得期待。

印度雜貨速遞初創KiranaPro慘遭黑客洗劫

印度雜貨速遞公司KiranaPro成立未夠一年,就遇上嚴重黑客事故——全部數據,包括APP原始碼、用戶資料、支付信息等被刪除。事後CEO懷疑事件同前員工有關,因為公司未有及時停用離職員工嘅GitHub帳戶,加上員工被拖欠工資,而新一輪融資又未到位。事件反映出印度初創企業在高速發展下,內部管理同資訊安全仍然存在重大漏洞。

中國科技快訊

– 阿里巴巴已成全球開源AI領頭羊,推出全新大語言模型。
– 小米等中國企業設計先進芯片時,因美國新禁令受阻。
– Temu美國日活躍用戶五月大跌六成,與美國加徵關稅有關。
– DeepSeek被指或用Google Gemini訓練AI模型。
– AI初創Manus推出文本生成影片服務,挑戰OpenAI。
– 快手Kling AI一年內月收入達1400萬美元。
– 小紅書估值升至260億美元,在美國市場逐步追趕TikTok。
– Webus計劃用Ripple XRP建立3億美元加密資產庫。
– 華為首部搭載HarmonyOS旗艦手機Pura X獲好評。
– 華為推自家AI芯片,但中國頂級科技公司仍未完全放棄Nvidia。
– 滴滴一季度收入同比升8.5%,實現3.34億美元盈利。
– 特朗普料再度延長TikTok美國禁令期限。
– 俄羅斯安全部門利用微信數據追查中國間諜。
– PalmPay計劃集資1億美元,繼續擴張非洲及亞洲市場。
– 尼日利亞判監九名中國人,涉及國際網絡詐騙。

印度科技速遞

– Tata Electronics計劃收購馬來西亞半導體廠,為印度芯片產業鋪路。
– Apple將委託Tata負責印度iPhone及MacBook維修業務。
– WazirX因未註冊於印度,重組計劃遭法院否決。
– Ola旗下AI公司Krutrim產品發展遇阻。
– Flipkart成為首家獲得放貸牌照的電商平台,可直接向客戶及賣家提供貸款。

東南亞科技速遞

– 新加坡Syfe集資8000萬美元,擴展香港財富管理業務。
– 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減少早期投資,聚焦成熟項目。
– GoTo支付業務遷移至阿里雲,反映中國雲服務在東南亞影響力上升。
– 新加坡加強監管加密貨幣交易所。
– 馬來西亞內政部長WhatsApp帳戶被黑。

南韓、台灣及日本科技動向

– 南韓放寬機構投資者參與加密貨幣交易限制。
– 韓國最大盜版網站NunuTV經營者被判監三年。
– 軟銀同Intel合作開發低功耗AI記憶體,目標減半用電量。
– 台積電日本廠擴建因交通問題延誤。
– 台灣半導體業吸引大量菲律賓工人,但待遇不佳問題嚴重。

編輯評論:東南亞新舊勢力角力,科技自主與全球化的矛盾

今期亞洲科技新聞,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Grab與GoTo的合併拉鋸。表面看來,合併似乎勢在必行——兩者都面對盈利壓力、競爭白熱化,合併能夠減少內耗、提升議價能力。但背後其實牽涉到地區科技自主權的爭奪。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大市場,GoTo不單止是一間公司,更是國家科技夢想的象徵。若然最成功的本地平台都被外資吞併,印尼政府同社會難免有「自主權失落」的焦慮。

同時,Grab以財務實力作談判籌碼,反映出東南亞科技企業已經步入「資本為王」時代。未來,這類平台型企業會否變成如同美國、歐洲的「超級平台」,壟斷市場、左右政策,值得整個地區深思。

另一方面,中國科技企業在AI、雲計算、芯片等領域快速崛起,正挑戰美國主導地位;但同時又受制於美國「卡脖子」政策。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科技冷戰,令亞洲科技生態圈既充滿機遇,亦隱藏重重風險。

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初創企業,雖然融資熱潮不斷,但內部管理、數據安全、法規合規等基礎問題仍然嚴重。KiranaPro被黑一事,正正提醒大家,科技創新不能只顧追求增長,基本功同樣重要。

總結來講,亞洲科技版圖正處於大洗牌時代——資本、政策、本地自主、國際競爭多方角力,未來幾年勢必風起雲湧。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如何在這場「亞洲科技新冷戰」中找到定位,亦是本地業界必須思考的課題。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