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過谷歌的AI版《綠野仙蹤》,至今仍感震驚
在過去兩年中,谷歌一直致力於利用生成式AI來升級和增強這部經典的1939年電影《綠野仙蹤》,這部電影對幾代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徵。谷歌的DeepMind和Google Cloud,與華納兄弟探索公司及Magnopus合作,計劃在拉斯維加斯的Sphere這個標誌性的球形劇院展示這部電影的完整版本。
今天,我在觀眾席中,首次目睹了《綠野仙蹤》在2025年8月28日上映時的樣子。這個活動也標誌著谷歌雲端科技峰會Google Cloud Next 2025的開幕,谷歌特別邀請我參加。
我對此有很多想法,所以我馬上開始。首先,我想告訴你《綠野仙蹤》的現狀。然後,我會分享我內心的兩種聲音:技術迷的觀點和電影迷的觀點。相信我,這兩方面對這個項目的看法截然不同。
《綠野仙蹤》、谷歌和Sphere:發生了什麼事?
幾天前,我們得知《綠野仙蹤》將在Sphere上映,與此同時,還將推出由《自由獨攀》這部奧斯卡獲獎紀錄片的創作團隊製作的新電影。然而,最初的公告中漏掉了一個關鍵細節:在Sphere播放的《綠野仙蹤》並不是你以前見過的版本。
Sphere的內部擁有一個16K(每邊16000像素)的大屏幕,環繞在觀眾的頭頂。此外,劇院內部還有燈光、巨大的風機和內建觸覺馬達的座椅,這樣的設計讓觀眾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電影、現場音樂會等表演中。
作為一部超過80年的電影,《綠野仙蹤》在Sphere的播放並不合適,因此谷歌選擇使用AI來對其進行改造。將《綠野仙蹤》以Sphere的形式呈現幾乎毫無意義。這部電影是80多年前製作的,雖然在2020年進行了4K HDR修復,但即使如此,這部以4:3的畫幅比例拍攝的電影在Sphere的特殊布局下放大後也會顯得不堪入目。想像一下,朱迪·嘉蘭的臉部特寫在六層樓高的屏幕上模糊不清,只有部分可見,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可怕。
這就是谷歌介入的地方。利用DeepMind的力量和Google Cloud龐大的伺服器資源,一支龐大的工程師和研究團隊正在利用AI對《綠野仙蹤》進行升級和增強。其目的是讓這部經典電影在16K的顯示下清晰可見,並使用生成式AI來增強畫面,使其更好地適應凹形屏幕。
圖片勝過千言萬語,看看谷歌需要克服的挑戰:
在今天的展示中,谷歌展示了幾個《綠野仙蹤》的經典場景,這些場景看起來將在八月底完整播放時呈現。我們看到了多蘿西演唱《彩虹之上》的全景、邪惡女巫翻倒紅沙漏的場景,以及多蘿西和她的朋友們首次進入奧茲巫師的火焰房間。從技術角度來看,這些畫面無疑令人驚嘆。這裡我將讓我的技術迷內心自由發揮。
技術迷的觀點:一個龐大的AI驚奇
谷歌在這部電影上的第一步工作是將其升級到16K。這需要以前從未存在過的技術。你可以從下面的合成畫面中看到谷歌所追求的高度細節:
在將《綠野仙蹤》升級的過程中,僅僅升級已經是一個艱鉅的任務,而讓這部電影在Sphere上運行則需要進一步的改造:完全重製。電影中充滿了人們面部的特寫,包括說話、唱歌、尖叫和啜泣等場景。每一個這樣的鏡頭都需要“縮放”,使角色位於畫面中央,並且周圍有更多的內容填補Sphere屏幕的空白。
這需要進行“外繪”。這是指在拍攝的照片(或視頻)中添加更多信息,使其變得更大而不改變演員、道具等的比例。
看看這兩個GIF來理解我的意思。左側是《綠野仙蹤》中原始的龍捲風場景,右側是經過AI外繪的場景,額外的信息被添加了進去:
這是一個相對簡單的例子。朱迪·嘉蘭的大部分身體都在畫面中,沒有其他演員參與,因此AI只需添加更多的土地、更多的碎片和嘉蘭的腿,這並不難,因為它已經擁有了原始畫面的大量信息。
根據我目前所見,谷歌在克服這個項目的技術挑戰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真的令人驚嘆。
然而,真正困難的地方在於AI需要添加更多人的身體部分,甚至是整個在原始畫面中不存在的演員。雖然谷歌只向我們展示了這類鏡頭的片段,但你可以想像電影中最著名的場景之一:結尾時,多蘿西正在向她的家人和朋友講述她的冒險(“你在那裡,你也在那裡!”)。在這個場景中,只拍攝多蘿西的臉是不夠的,谷歌需要進行外繪。如果它對這個鏡頭使用外繪,就需要引入在床上與多蘿西周圍的其他角色。在這種情況下,AI需要理解哪些角色在場,他們的位置、外貌、行為、動作和說話方式等等。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至少要做到足夠好,以免看起來荒謬。
正如我所說,我們在我參加的展示中只看到了這些片段,但我所見的都令人印象深刻。從純技術的角度來看,谷歌在這裡做的事情非常驚人。事實上,在兩年內完成這項工作,證明了生成式AI的發展速度之快。
電影迷的觀點:我們真的需要一部AI重製的《綠野仙蹤》嗎?
如果你擔心我會成為一個電影純粹主義者,告訴你AI無權觸碰電影——尤其是像《綠野仙蹤》這樣神聖的作品——別擔心,我不會這樣說。我認為谷歌在這裡所做的與現在博物館中流行的沉浸式藝術展覽並無太大區別。你知道的,那些你可以“走進去”的虛擬重現《星夜》的展覽。這並不等同於觀看真正的畫作,而是一種全新的藝術體驗。這個新版的《綠野仙蹤》也類似。
谷歌在是否能做到這一點的問題上過於專注,卻沒有停下來思考是否應該這樣做。
然而,我必須說,今天在Sphere看到的並不像《綠野仙蹤》。以“彩虹之上”的片段為例,朱迪·嘉蘭看起來並不像一個真實的人。她的外觀顯得有些蠟質,這是AI在嘗試複製人類或升級舊影像時常見的問題。她的頭髮在某些時候看起來像一塊固體塑料。我拍下的照片顯示了這一點:
即使你能忽略AI對上述畫面造成的奇怪、怪異的效果,其他鏡頭的差異也使它們幾乎不再相同。多蘿西和小夥伴第一次見到奧茲巫師的場景也完全不同。看看下面的比較:
這觸及到這個項目的整體問題,即你在八月在Sphere看到的並不是《綠野仙蹤》,而是一種算法解釋的電影。顯然,谷歌不僅僅是把電影輸入Gemini,然後說:“把這個做成16K,並讓它在Sphere上看起來不錯。”它花了幾年時間來完善這部電影,力求做到最好。但不管它花了多少時間(並且仍在不斷調整),最終的結果仍然是:這是一部AI重製的經典電影。這真的有必要嗎?
我對於AI生成整個角色的部分也感到非常緊張。在展示中,谷歌和Magnopus的團隊談到外繪多蘿西、稻草人、膽小的獅子和鐵皮人等角色的場景。在這些情況下,AI必須決定原本不在畫面中的角色在鏡頭中應該做什麼。在某種意義上,谷歌現在正在為這部電影導演新的鏡頭,並將其嵌入原始畫面中。我還沒有看到這些畫面,所以我會保留我的判斷,但我無法否認我對這樣的結果非常擔心。全世界有很多人對這些角色情有獨鍾,如果這個重新想像的版本在某種程度上干擾了他們的情感,將會讓他們感到不安。
最終,我真心希望這個項目能成功。沉浸式的梵高展覽讓梵高的藝術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歡迎,並向新一代介紹了他的作品。也許這部AI增強的《綠野仙蹤》會對那些對在家觀看86年前的電影不感興趣的年輕觀眾產生類似的影響,他們會期待在Sphere中觀看這部電影,享受震動的座椅、風機等特殊效果。畢竟,《綠野仙蹤》啟發了當代一些最偉大的電影製作人,或許這將為未來幾代人繼續提供靈感。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