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inShares的比特幣挖礦ETF成為2025年最差表現的基金
根據彭博社高級ETF分析師Eric Balchunas的報導,CoinShares旗下的Valkyrie比特幣挖礦ETF(WGMI)成為2025年表現最差的ETF,截至目前為止下跌了43%。
主要持股表現不佳
該ETF包含了幾家公開上市的比特幣(BTC)挖礦公司。基金中最大的持股為IREN(15%),該股票的年初至今跌幅超過40%。排在第二位的是Core Scientific(CORZ),佔14%的比重,跌幅達48%。第三大持股是Cipher Mining(CIFR),佔比9.6%,年初至今跌幅達52%。即使是第六大持股NVIDIA(NVDA),佔比5%,其股價也下跌了超過20%。
根據該ETF的投資策略,它會投資於至少50%收入或利潤來自比特幣挖礦業務的公司,或是向從事比特幣挖礦的公司提供專門的晶片、硬件、軟件或其他服務的公司。目前WGMI擁有21個持股,總資產為1.472億美元。
金屬ETF表現優異
與此相對,今年表現最佳的ETF則是金屬類ETF,根據justETF的數據顯示,數個金礦ETF排名前五,其中Equity World Basic Materials DAXglobal Gold Miners ETF截至目前為止上漲了38%。
比特幣挖礦面臨挑戰
今年,比特幣挖礦面臨重大挑戰,主要原因是比特幣網絡的算力——也就是進行比特幣挖礦所需的計算能力——持續攀升,並且接近歷史最高點約832 EH/s(每秒億億次計算)。這導致了比特幣價格和算力之間的顯著分歧。
因此,挖礦難度也保持在接近頂峰的水平,使得挖礦者成功挖出新比特幣的難度加大。與此同時,交易手續費極低,進一步擠壓了挖礦者的盈利空間,因為處理交易所獲得的回報極為有限。
評論:
這篇文章揭示了比特幣挖礦ETF(WGMI)面臨的挑戰,以及它與金屬ETF之間的對比。透過詳細的數據和市場分析,讀者可以更清楚地理解為何比特幣挖礦行業在2025年陷入困境,尤其是在比特幣價格與挖礦難度、算力間的複雜關係中,許多礦工和相關公司正面臨巨大的財務壓力。
這也反映出傳統與數位資產之間的競爭。儘管金屬ETF(如金礦ETF)今年表現強勁,但比特幣挖礦業的回報則顯得黯淡,這樣的反差值得我們深思。無論是從投資的角度,還是從比特幣挖礦行業本身的發展前景來看,我們都必須警惕市場環境和技術挑戰對數位資產造成的影響,特別是在面對新的競爭和市場趨勢時。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