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公司Chime以每股27美元定價,首次公開募股籌得8.64億美元
路透社報導,金融科技公司Chime於星期三宣布,以每股27美元的價格完成首次公開募股(IPO),成功籌集8.64億美元資金。該公司原先定價區間為每股24至26美元。
此次IPO估值約為116億美元(全稀釋基礎計算),成為近年來美國金融科技領域最大型的上市案例之一。這次上市正值金融科技及電子商務投資熱潮於新冠疫情後高峰回落,市場估值逐步重設的階段。
Chime於2012年由前Visa高管Chris Britt及前康卡斯特(Comcast)員工Ryan King創立,主要透過與實體銀行合作提供服務。其產品包括具備用戶友好功能的品牌支票賬戶,如免手續費透支服務。
該公司在2021年最後一次大規模融資時估值達250億美元,投資者包括知名投資機構如Yuri Milner的DST Global、私募股權公司General Atlantic及投資公司ICONIQ。
Chime將於星期四在納斯達克全球選擇市場(Nasdaq Global Select Market)掛牌交易,股票代號為“CHYM”。
此次IPO緊隨穩定幣發行商Circle於六月初強勁的市場首秀之後,為此前因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引發市場不確定性而低迷的美國IPO市場注入新活力。
Chime原本計劃在今年早些時候上市,但因特朗普宣布“解放日”關稅措施引發金融市場震盪,最終推遲了上市計劃。
近期上市活動增多,激勵更多公司恢復上市計劃,六月被視為一個關鍵時間窗口,企業希望趁著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搶先上市,避開傳統夏季市場放緩期。
截至今年3月31日,Chime擁有860萬活躍用戶。根據IPO招股書,該公司第一季度每名活躍用戶平均收入為251美元,用戶平均每月進行54筆交易,其中75%為使用Chime品牌卡片的消費交易。
Chime的主要收入來源為交易手續費分成,即每當用戶使用Chime借記卡或信用卡消費時,商戶需支付給支付網絡(如Visa)的手續費中,Chime獲得一定比例的分成。
公司淨虧損已顯著收窄,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每股虧損為39美分,較2023年的3.22美元和2022年的8.12美元大幅改善。
摩根士丹利、高盛及摩根大通擔任本次IPO的主承銷商。
—
評論與深度分析
Chime這次IPO的成功,無疑反映了市場對金融科技創新的持續熱情,尤其是在疫情催化數碼金融需求爆發後。雖然Chime的估值從2021年的250億美元大幅下調至約116億美元,但這種回調也更貼近市場現實,顯示投資者正趨向謹慎,追求更穩健的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
Chime的商業模式依賴於與傳統銀行合作,利用其牌照提供創新產品,這種「夾心層」策略既能降低監管風險,也能快速擴張用戶基數。然而,這也意味著Chime在收入結構上較為依賴支付網絡的交換費,面對未來監管或市場變動,存在一定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Chime近年來大幅縮減虧損,表明公司在營運效率和收入結構方面取得實質進展。這對於金融科技企業來說,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此外,Chime的用戶活躍度高,每月交易頻繁,反映了其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和用戶黏性。這種高頻交易行為是未來盈利增長的關鍵驅動力。
整體而言,Chime的IPO成功不僅為金融科技行業注入信心,也為投資者提供一個觀察金融科技公司如何從高速成長走向盈利的典範。未來,Chime能否通過多元化產品和服務,降低對單一收入來源的依賴,將是其持續成長的關鍵。
香港及全球投資者亦應密切留意類似金融科技公司的發展,因為它們正在重塑傳統金融生態,帶來更多創新機會與挑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