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 令 LinkedIn 用戶變得乏味無趣
OpenAI 再次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從吉卜力風格的肖像到玩具盒子。
Jess Weatherbed
2025年4月11日,晚上7:15 UTC
ChatGPT 最新的圖像生成器在吉卜力藝術潮流的推動下取得了爆炸性的開局,而 LinkedIn 用戶現在則加入了一個新的潮流:將自己變成玩具。
這個潮流有幾種不同的變體正在被分享。其中,“AI 動作人偶”變體似乎獲得了最多的關注,這種方式讓人們生成一個塑膠版本的自己,並放在一個透明包裝中,還會附上各種配件——通常是一部筆記本電腦、一個書籍和一杯咖啡,這與 LinkedIn 驅動這一潮流的特點不謀而合。其他版本則試圖特別模仿一些知名品牌,例如“芭比盒挑戰”。
雖然這一潮流起初是在 LinkedIn 上興起,但隨後也開始滲透到其他社交媒體平台,如 Facebook、Instagram 和 TikTok。然而,與吉卜力藝術熱潮相比,這一潮流的火爆程度仍然相形見絀,後者在 Google 搜索排名中仍然超過了我能想到的所有 AI 芭比/動作人偶/玩具的關鍵詞。吉卜力藝術風格的潮流也引起了一些創意工作者和動畫影迷的網上反彈,因為涉及道德、環境和版權問題,但目前這種情況尚未在這一最新的病毒性潮流中出現——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
每個 AI 生成的玩偶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 ChatGPT 通常是唯一被提及的 AI 圖像生成器。上個月這個文本到圖像的更新在推出時非常受歡迎,以至於 OpenAI 不得不限制圖像生成,並推遲對免費 ChatGPT 帳戶的訪問,以防伺服器過載。這一動作人偶潮流可能比之前的吉卜力圖像小得多,但它再次為 ChatGPT 確立了一個新的先例,成為吸引普通用戶的 AI 服務。
這一新興的半病毒性潮流大多集中在 LinkedIn 上,主要由營銷人員和渴望成為思想領袖的人分享,但參與度卻非常低。幾個知名品牌,如 Mac Cosmetics 和 NYX Cosmetics,已經參與其中,但知名明星和網紅似乎對此不感興趣。我所見到的最接近“名人”的嘗試是 Marjorie Taylor Greene。這樣的參與讓人不禁聯想到這一潮流的受眾和影響力。
這一現象反映了當前社交媒體文化中的一個有趣趨勢,即人們如何利用 AI 工具來創造個人品牌形象。儘管這些活動在LinkedIn的專業環境中進行,但它們也揭示了人們對於自我表達和身份建構的渴望。在這個越來越數位化的時代,我們或許應該反思這些潮流背後的社會動力,以及它們對我們的職業形象和品牌建設的影響。是否有必要在這樣的社交媒體平台上追求這種“玩具化”的自我表達呢?這不僅是對個人形象的重新包裝,更是對職業身份的一種挑戰和再定義。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