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用ChatGPT處理日常工作 — 這5個提示永遠管用
當我剛開始使用ChatGPT時,以為它最適合處理複雜龐大的任務。結果發現,ChatGPT真正的強項其實是幫助我解決那些每天遇到但容易被忽略的小麻煩——那些常常被推到待辦清單底部的瑣事。
無論是總結文件、整理零散的想法,還是加快決策速度,這些簡單的提示令我的工作效率明顯提升。它們不花巧,但能比我自己更快、更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經過數月反覆嘗試,這5個提示成為我反覆使用的「救星」,因為它們真正讓生活變得輕鬆。
1. 制定更智能的待辦清單
有些日子,面對一長串任務會讓人感到無從下手。我發現用ChatGPT將任務拆解清楚,能在時間緊迫時立刻帶來明晰感。
不用再猜先做哪件事,這個提示讓AI幫你優先排序——估計每項任務所需時間,然後根據你可用的時間安排一個簡單又高效的日程表。
試試這個提示:「根據這些任務[插入列表],幫我高效安排一天。優先處理最重要或最緊急的任務,估計每項任務的所需時間,然後幫我制定一個易於遵循的日程,確保我能在[時間範圍]內完成所有事情。」
2. 總結文件
面對冗長的文件,無論是研究論文、法律合同還是技術報告,逐字閱讀很容易浪費時間。
你可以用ChatGPT快速提煉關鍵要點,避免資訊過載。這不僅節省時間,也讓你掌握重點,避免錯過重要背景。
尤其是請求用條列式方式做「重點摘要」(TL;DR)時,能迅速獲得高層次概覽,方便決定是否深入閱讀。與普通自動摘要工具不同,ChatGPT可以根據你的關注點調整重點。
好用的提示是:「這是一份[插入PDF/文件類型],能否用300字以內總結主要發現?並提供五點重點的TL;DR。」
3. 故障排查
家裡東西壞了時,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慌張或立刻找專家。但我發現ChatGPT在基本診斷上意外有用,尤其當你不確定問題輕重時。
前陣子我的鍋爐漏水,我直接上傳照片給ChatGPT,請它給點意見。雖然不能取代技術員,但幫我先了解可能原因,讓我更有底氣決定下一步。
這方法適用範圍廣泛,從家電漏水到花園害蟲都行,幫你先有個大概概念,再行動。
下次遇到問題,可以試試:「[簡短描述問題],我附上照片,你覺得可能是什麼原因?」
4. 轉換視角
我學會的一個很有用技巧,是故意請ChatGPT反駁我的觀點。當你太埋首某議題時,很容易忽略推理漏洞或其他觀點。
讓聊天機器人挑戰主流看法(甚至你的立場),能快速揭露盲點、反駁論據,幫助你看到更全面的畫面。
我們的AI寫手Amanda也說,這是她最喜歡用ChatGPT的實用方法之一,因為能讓她更清楚理解議題不同面向。
試試這個提示:「請對[插入話題]提出另一種觀點。假設我非常同意主流看法,請有理有據地挑戰它,讓我更全面理解整體情況。」
5. 建立工具包
有時候,要達成大目標最難的是認清自己需要的不止一樣東西。不管是找工作、啟動副業還是提升專業知識,通常需要一系列資料。
譬如找工作時,你可以請ChatGPT幫你草擬一份針對行業的履歷、一封個性化求職信範本,以及一套常見面試問題供練習。
你還可以要求優化LinkedIn個人資料的建議,或面試後的跟進技巧。這是高效準備、確保不漏關鍵步驟的好方法。
試試這個提示:「我正在做[插入目標或項目],幫我建立一套完整的工具包,包括需要的主要材料或資源,並簡要說明如何使用它們。」
—
編輯評論:
這篇文章提醒我們,AI工具如ChatGPT的真正價值不一定是處理複雜任務,而是解決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卻煩人的問題。這種「小而美」的應用視角,讓人更容易接受AI成為生活和工作中的助力。
尤其是「轉換視角」這一點,揭示了AI在促進批判性思維上的潛力。當我們習慣於同一套思維模式時,AI提供的反向觀點能打破思維慣性,激發更全面的理解,這對教育、決策甚至創意工作都極具啟發性。
此外,建立個人化「工具包」的概念,讓AI不再是孤立的助手,而是成為一個多功能的資源整合平台,幫助用戶系統化地準備和規劃目標,這對香港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尤為實用。
總結來說,這些實用提示不僅提升效率,更讓人重新思考如何與AI協作,將其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真正做到「智慧助理」的角色。希望未來有更多這類貼近日常需求且富有洞見的AI應用分享,令更多人感受到AI帶來的便利與創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