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無處不在,但你知唔知佢對環境嘅影響?
我哋知道年輕人對可持續發展同環境問題好關心,尤其係特朗普總統執政期間,佢嘅政府大力削弱環境政策,令好多市民感到非常憤怒。根據《紐約時報》嘅一篇評論,特朗普政府對氣候目標嘅打擊唔單止令人憤怒,仲有種「令人咋舌」嘅荒謬感。喺政府不斷削弱環保政策嘅同時,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到底可以做啲咩。
最近《Teen Vogue》注意到,越嚟越多人係透過ChatGPT搵可持續生活嘅方法。依家人工智能(AI)聊天機械人除咗幫人寫短訊、甚至做心理治療,應用範圍愈來愈廣,但有時結果都幾驚人,甚至有人擔心佢哋會取代真人朋友。可惜好多用家唔知道,連使用ChatGPT本身都會對環境造成負擔。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研究AI對氣候影響嘅副教授任少磊話,大家普遍唔知道背後嘅資源消耗,唔了解嘅話就無法節約資源。
咁ChatGPT點解會耗費咁多資源呢?佢係一種大型語言模型(LLM),透過大量數據訓練出嚟,能夠生成似人寫嘅文字。訓練同運作呢啲模型需要龐大嘅計算能力,數據中心嘅伺服器要24小時運行,仲要不停冷卻,通常要用大量水資源。
能源方面,訓練同埋運行呢啲AI模型需要大量電力,產生碳排放,並且加重能源系統負擔。根據麻省理工學院新聞報道,ChatGPT一次查詢所需嘅能源估計係普通Google搜索嘅近10倍。面對AI需求急速擴張,Google、Meta等公司正積極擴充能源供應,特別投入核能——雖然核能無溫室氣體排放,但批評者指出核能有自己對人類同環境嘅潛在風險。微軟甚至計劃重啟一座已關閉嘅核電廠,為AI提供電力。
《華盛頓郵報》同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嘅研究顯示,用ChatGPT-4寫一封100字嘅電郵,大約耗用一瓶水嘅水量,仲有足夠電力令14個LED燈泡亮一小時。數據中心對美國電網造成巨大壓力,而美國電網長期缺乏投資同資源。
一位工程師形容,數據中心對美國能源網絡就好似用「大錘」打擊,規模大得難以想像。加上依家好多數據中心仍然依賴燃燒煤炭發電,令煤炭電廠持續運作。例如內布拉斯加州北奧馬哈一個以低收入、少數族裔為主嘅社區,因為供電數據中心嘅煤炭電廠,成為該地區空氣污染最嚴重、哮喘發病率最高嘅地方之一。當地原本計劃喺2023年停止燃煤,但至去年秋季仍計劃繼續營運至2026年,為Google同Meta嘅數據中心供電。
我哋亦見過波多黎各同德州嘅電網因極端天氣而崩潰,氣候變化加劇呢啲災害。批評者指出,將大量能源用喺AI上,不單奪走咗本可用於滿足民生基本需求嘅資源,仲加劇氣候惡化,令電網更脆弱。全球超過十億人面臨嚴重水資源短缺,Microsoft同Google近年水資源使用量及溫室氣體排放急升。
數據與社會研究所嘅氣候、科技與正義項目主管Tamara Kneese話,數據中心擴張同AI資源使用帶嚟嘅損害係切實可見嘅。好多數據中心集中喺歷史上曾經遭受環境種族主義嘅社區,呢啲社區面對污染、健康問題、電費上升,仲失去能源、水資源同土地使用權。電力線路更橫跨公共公園同農地,呢啲社區為咗未知嘅AI未來付出慘重代價,甚至要透過補貼企業嚟間接埋單。
Kneese指出,雖然AI被吹捧能幫助解決社會問題甚至氣候變化,但現實係AI基礎設施正加重社區負擔,破壞氣候目標。
Google、OpenAI同Microsoft都知道AI對環境嘅影響,佢哋2024年嘅環保報告都提及減排同節水嘅目標,但同時坦承未達標。另一方面,中國AI公司DeepSeek推出嘅新一代大型語言模型,運算資源需求較低,表明AI發展唔一定要犧牲環境。
《大西洋》AI專欄作家Karen Hao喺社交平台指出,唔需要用遍地數據中心同煤氣廠嘅方式嚟追求AI未來,呢種想法係假嘅二選一,值得大家深思。
雖然ChatGPT喺學校越嚟越普及,美國調查顯示13至17歲青少年用ChatGPT做功課嘅比例喺2023年後翻倍。新澤西州等地教育部亦撥款推動AI教育,包括AI識讀同倫理。
社會學家Tressie McMillan Cottom喺《紐約時報》評論,AI其實係一場「中等革命」,用喺日常瑣碎嘅任務,例如出膳食計劃、安排日程、寫冇人想讀嘅電郵,唔值得付出咁大環境代價。
更何況大型語言模型本身不完美,經常出錯甚至提供錯誤資訊。嚴重情況包括以色列軍方因AI資訊誤導誤殺平民、利用AI分析社交媒體對學生作出不當行動,以及Elon Musk嘅政府效率部門嘗試用AI大規模裁員。
McMillan Cottom認為AI非常適合「後事實時代」,佢以寄生態度收集資訊,剝離背景,缺乏人類判斷力。特朗普政府壓縮教育資源,令社會更易相信「想聽嘅預測」多過真實研究,反而做自己閱讀、做功課嘅價值更加重要。
如果你想減少用AI,可以考慮喺Google搜索加“-AI”關鍵字,避免自動AI摘要;或者轉用DuckDuckGo等替代搜索引擎。
當然,科技公司、化石燃料企業同政府係氣候危機嘅主要責任者,唔係個人,但大家可以選擇唔盲目追捧AI潮流。
—
編輯評論:
呢篇文章好全面咁揭示咗ChatGPT同大型語言模型背後嘅環境代價,尤其係能源消耗同水資源使用,對香港同全球都極具啟發性。喺香港,科技發展迅速,市民對AI應用充滿期待,但鮮有人深入了解其背後嘅環境成本。本文提醒我哋,AI唔係無代價嘅「神奇工具」,而係需要龐大基建支持嘅高耗能系統。
特別係文章提到數據中心多設於低收入、少數族裔社區,反映出數碼不平等同環境不公嘅交織,香港亦有類似情況,應該加強監管確保社區不被犧牲。再者,核能作為AI能源方案之一,雖減少碳排放,但核廢料處理同安全問題仍未解決,香港社會對此應有更多理性討論。
文章最後提出減少AI使用嘅實用建議,甚至鼓勵大家返返去做自己嘅功課,正正係提醒我哋科技應該服務人類,而唔係令我哋變得懶惰同盲目依賴。
未來香港在推動智慧城市同AI應用時,亦應納入環境可持續同社會公平嘅考慮,避免重蹈其他地區嘅覆轍。AI發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係我哋點樣用得聰明、用得負責任。希望本地媒體同政策制定者能以此為鑑,推動更全面嘅科技發展策略。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