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nge首季盈利跌幅低於預期 受貿易緊張推動需求增長
芝加哥消息——糧食貿易及加工商Bunge(紐約證券交易所代號:BG)周三表示,首季盈利下跌幅度低於市場預期,原因是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令消費者及農戶提前囤貨,應對關稅導致的價格上漲,從而推高了需求。
儘管北美及阿根廷的油籽壓榨利潤疲弱,加上海運業務回報下降,拖累整體盈利表現,令Bunge錄得五年來最差的首季業績。
Bunge行政總裁Greg Heckman指出:「首季業績超出我們預期,部分原因是第二季的活動被提前至第一季進行。貿易格局的變化,包括關稅及監管不確定性,促使部分農戶及消費者提前行動,以防止未來變化帶來的影響。」
截至當日中午,Bunge股價下跌1.8%,報76.72美元。
由美國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廣泛關稅政策引發的貿易緊張,擾亂了貿易流動,為Bunge及同業如Archer-Daniels-Midland(ADM)和Cargill帶來壓力。這些企業近季已因全球糧食供應充裕及利潤空間縮小而盈利受損。
此外,Bunge正等待中國的監管批准,以完成長期延遲的收購穀物處理商Viterra的交易。
Bunge的農業業務是其最大收入來源,該部門首季調整後盈利下跌45%,主要因加工回報大幅下降。其精煉及特種油類業務及磨粉業務的盈利分別下跌40%及46%。
公司重申2025年每股調整後盈利目標為7.75美元,但表示農業業務的前景將較之前預期疲弱。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數據,若目標達成,將是Bunge自2019年以來最差的年度盈利表現。
CFRA Research高級股權分析師Arun Sundaram評論:「Bunge似乎受惠於農戶及消費者提前行動以應對關稅,推動首季活動,但我們預計第二季業績將按季下滑,尤其是其最大業務板塊農業業務。」
位於密蘇里州的Bunge報告,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調整後每股盈利為1.81美元,較去年同期3.04美元下降,但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的1.30美元。
競爭對手ADM周二公布的首季盈利為五年來最低,並因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調2025年展望。
—
評論與啟示
Bunge首季業績的表現,反映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穩定性如何直接影響大型農業企業的運營節奏。雖然短期內由於關稅預期推動的提前採購提升了需求,但這種「提前消費」其實是對未來市場不確定性的反應,並非真正的需求增長。這種現象往往會造成後續季度的需求萎縮,形成業績波動。
此外,Bunge在北美和阿根廷油籽加工利潤下滑,顯示原材料成本壓力和加工環節效率問題,這是農業供應鏈中不可忽視的挑戰。結合海運回報下降,可以看出全球物流瓶頸和成本問題正逐步影響企業盈利能力。
更重要的是,Bunge尚在等待中國監管機構對收購Viterra的批准,這筆交易若成功,將強化其在全球穀物市場的地位,但同時也面臨監管風險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
對香港投資者而言,這份報告提醒我們,全球糧食及農產品市場不僅受自然因素影響,更深受國際貿易政策和政治動態牽動。投資者在評估相關企業股票時,需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及地緣政治走向,避免因短期市場波動而忽視長期結構性風險。
總結來說,Bunge的首季業績揭示了農業企業在當前全球環境下的掙扎與機遇:短期被動式需求提升掩蓋不了中長期利潤壓縮的趨勢,而收購及市場擴張計劃則是企業尋求突破的關鍵,但風險依然存在。投資者須以更全面的視角審視此類企業的成長潛力與挑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