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公布一系列人工智能新功能,逐步開放核心技術
加州庫比蒂諾 — 蘋果公司於周一宣布推出多項人工智能(AI)功能,並首次對外開放其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背後的基礎技術,作為軟件和服務的小幅更新,為未來的技術進步奠定基礎。
在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聚焦於逐步改良的功能,例如電話通話的即時翻譯,這些改進旨在提升日常使用體驗,而非像競爭對手般推銷大規模的AI願景。
去年,蘋果未能如期為Siri等核心產品提供AI升級,今年則保持低調,強調AI能協助消費者完成如尋找類似網上見過的外套這類實用任務。
在幕後,蘋果透露將與競爭對手一樣,向開發者提供自家及第三方的AI工具。蘋果軟件主管克雷格·費德里吉(Craig Federighi)表示,公司將在其主要開發者軟件中同時提供自家和OpenAI的代碼補全工具,並開放自家部分AI基礎模型予第三方開發者使用。
「我們正開放任何應用直接接入蘋果內置的大型語言模型核心技術。」費德里吉說。
蘋果亦在示範中展示將OpenAI的ChatGPT圖像生成技術整合入Image Playground應用,並強調用戶數據不會在未獲授權下分享予OpenAI。
分析師Ben Bajarin認為,蘋果重點放在後台技術而非前端功能,因為大部分用戶暫時未太關注這些技術細節。
然而,蘋果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技術與監管挑戰,股價在活動前持平,活動後收跌1.2%。
投資分析師Thomas Monteiro表示,市場對蘋果在AI領域領先能力存疑,這次發布的功能最多只是漸進式改良,相較其他大型AI企業的創新,蘋果似乎正被時間追趕。
這與蘋果去年提出的宏大願景形成鮮明對比。技術分析師Bob O’Donnell指出,蘋果從早期的前瞻性AI代理願景,回歸到必須兌現一年前所承諾的技術。
蘋果高層強調,開發者將只能使用蘋果內置的AI模型版本,該模型約有30億參數,遠低於雲端大型模型的複雜度,因此無法處理更高難度任務。
同日,OpenAI宣布其年化收入達到100億美元,顯示AI市場仍在高速增長。
操作系統設計大改,推動跨平台一致體驗
費德里吉透露,蘋果將對所有操作系統進行設計改造,採用名為「液態玻璃」(liquid glass)的半透明元素設計,得益於蘋果自家晶片的強大性能,這將涵蓋iPhone、Mac及其他產品。
蘋果還將改變操作系統版本命名方式,改用年份命名以統一手機、手錶等產品的不同版本號碼,減少用戶混淆。
部分分析師認為,蘋果將Mac的多工介面及選單欄引入iPad,暗示公司或將調整產品優先策略,重新聚焦消費者市場。
此外,蘋果推出「來電篩選」功能,iPhone能自動接聽未知來電並詢問來電目的,並將對方回答轉錄顯示給用戶,決定是否響鈴。
蘋果還將電話通話即時翻譯功能開放給開發者,且接聽方無需使用iPhone亦能享用此功能。
Visual Intelligence應用則擴展至分析iPhone屏幕上的物品,並與其他應用聯動,舉例用戶在網上看到一件外套,能透過此功能尋找iPhone內已安裝應用中出售的相似款。
—
評論與啟示
蘋果此次WWDC的AI展示,展現出其一貫的謹慎和漸進策略,與競爭對手如OpenAI或微軟大膽推廣革命性AI產品形成對比。蘋果更著重用戶隱私和本地運算,體現其品牌核心價值,但也因此限制了AI能力的規模和速度。
這種策略雖保障用戶數據安全,但在AI高速發展的浪潮中,可能令蘋果在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上步伐較慢。尤其是蘋果開放的AI模型規模相對有限,難以支援複雜任務,未來能否跟上AI應用多元化和智能化的需求,仍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蘋果在操作系統設計上的改變,顯示公司正試圖統一跨平台體驗,消除產品線之間的割裂感,這對用戶體驗提升有正面作用,也可能為蘋果生態系統帶來更強的黏著度。
綜合來看,蘋果正穩健地在AI領域鋪路,避免過度承諾但也面臨市場和技術上的巨大壓力。未來蘋果如何在保護隱私與推動創新間取得平衡,將是其能否引領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關鍵。對於香港及全球用戶而言,這種平衡意味著既可享有安全可靠的技術,又能期待蘋果在日常生活中帶來更多智能便利。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