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七年更新背後的黑暗面,我哋已經開始見到端倪
你又點會理你部車嘅保養期有幾耐,如果佢仲係用緊卡帶機呢?
最近有消息話Pixel 8系列唔會獲得Android 16新增嘅「電池健康」功能,呢件事竟然引起咗比預期更大嘅不滿。可能係因為呢個功能睇落好簡單,好難理解點解舊款Pixel手機就唔能夠或者唔願意提供電池健康狀況嘅提示。
無論原因係咩,對於一個以長期手機支援為賣點嘅系列嚟講,呢個消息真係唔係幾好睇。我唔會怪你懷疑七年嘅更新承諾究竟係咪真係咁有用。但正如我哋之前講過,長期支援唔代表你可以得到每一個新功能,呢點就算係啱啱兩年嘅手機都會遇到。
某程度上,呢個問題係關於預期管理。廠商承諾咗好多,但消費者難免會失望。當你見到某個功能喺Android 16、One UI 8或者Oxygen OS等新版本大肆宣傳,但更新到自己嘅舊手機時卻無影無蹤,你自然會唔開心。尤其係當缺失嘅功能明明「感覺」應該得,甚至證實舊機型都可以支持嘅時候。
Google本來可以做得更好,解釋點解Pixel 8唔支援新嘅電池健康功能,但係,要求每間廠商詳細列出每部手機五、六、七年更新週期中每一個缺失或削弱嘅功能,根本唔現實。
七年更新仍然有價值,即使部分功能唔支援舊機?
根據投票,62%嘅人認為當然有價值,38%嘅人覺得冇用。
硬件老化速度快過軟件
智能手機唔似手提電腦或PC咁可以穩定收到「即插即用」嘅更新。每部手機內部硬件都各有不同,能力差異大,使得新功能要回推到舊機實行起來既麻煩又唔經濟。由圖像處理晶片、數據機到電池充電IC,每年手機設計都有改變,所以回推新功能唔係理所當然。Apple都做唔到喺iPhone 15推出一年後,將Apple Intelligence帶返舊機。
Google嘅電池健康功能可能就係因為需要新晶片,舊Pixel冇得用。展望未來,Pixel 10入面嘅Tensor G5預計會支持光線追蹤功能,但Google唔可能將呢啲硬件要求高嘅新功能回推舊機。當然,依然有好多硬件依賴嘅升級可以跨機型移植,例如相機、AI等。
Google近年透過將低階硬件代碼獨立出嚟,令Android功能升級變得容易,唔使每次都要改Linux內核。咁樣,系統升級可以包括新嘅相機處理能力、音視頻編解碼器更新,甚至AI功能,只要同現有硬件相容,支援就有可能。
不過,抽象化都有極限,有啲功能冇做足底層內核更新係裝唔到嘅,例如Android 14嘅低延遲相機API就幾乎肯定需要內核更新,Android 13嘅手電筒亮度API同Memory-Tagging-Extension支持都係如此。
Google改咗三年一次嘅內核升級周期,低階硬件更新會更稀疏,特別係依賴第三方晶片嘅品牌。換句話講,需求低階硬件新接口嘅功能,未必會喺未來嘅操作系統更新中出現,反而只係軟件改動嘅功能更有機會。
總括嚟講,七年更新令我哋部手機可以用得耐啲,但代價係內核更新規則放寬,令舊機有啲功能無咗。好彩大部分用戶見到嘅功能都唔會受影響,但創新領域好似AI咁,長期嚟講就冇得保證。
長期支援時代,點賣更多手機?
七年更新承諾背後嘅經濟可行性係一個少有人提嘅黑暗面。即使一部799至1199美元嘅手機承諾七年更新,都唔會有人為咗2032年嘅工程師人工預先存錢。就好似社會保障一樣,新手機嘅研發同銷售幾乎係用嚟資助現有機型嘅更新。
諷刺係,長期支援承諾令二手市場更活躍,但品牌卻幾乎冇從二手銷售賺錢,雖然佢哋口口聲聲講可持續發展。結果廠商要平衡:要保持舊機有用,但又唔可以損害新機銷售,否則更新資金就冇着落。
雖然「計劃性淘汰」經常引起爭議,但Apple、Google、Samsung等大廠都必須保留啲新功能,吸引用家買新機。究竟幾時先可以講:「想用最新功能,就要買新手機」?理想係硬件跟唔上為止功能先停,但現實係創新放緩,呢個理想好難實現。就算咁,Samsung Galaxy S23兩年機就唔支援One UI 7新功能,實在太短促。
公平支援同微妙推動升級兩者難以兼得,但老實講,冇一樣都唔得。
綜合預期管理、硬件限制同經濟現實,七年更新比市場推廣嘅光鮮背後黑暗好多。我估未來會有更多Pixel電池健康功能事件,當升級倒數繼續。最後,呢個係永恆嘅提醒:買手機係買佢今日可以做咩,而唔係佢將來可能做到咩。
—
編輯評論:
今次文章深入剖析咗Android手機長期更新嘅隱藏問題,尤其係硬件限制同經濟現實嘅雙重挑戰。喺香港呢個消費者對性價比同耐用性要求高嘅市場,消費者往往期待手機「買一次用七年」,但實際上,硬件快速老化令新功能未必能向下兼容,廠商又要靠新機銷售支撐更新,形成一個矛盾。
而Google Pixel 8唔支援電池健康功能嘅事件,正好係一個典型例子,提醒用家唔好被廠商嘅長期更新承諾迷惑,買機最緊要睇清楚「今日」手機嘅實際功能同體驗。廠商應該更透明地解釋功能缺失原因,減低用家期望落差。
另一方面,品牌應該喺推動可持續發展同維護利益之間搵到更好平衡,例如透過更多軟件層面嘅更新替代硬件升級,甚至推動模組化設計,延長手機壽命,減少電子廢物。
香港用戶亦應該意識到,手機更新唔係無限期,買機前要考慮自己嘅實際需要,唔好盲目追求未來功能,避免過早被淘汰或者失望。畢竟,現實世界中長期支援背後嘅成本同限制,係每個用家都應該了解嘅「暗黑面」。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