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白皮書揭示人工智能如何推動可持續業務轉型
阿里巴巴雲近日發布了一份名為「用人工智能推動可持續發展:與科技服務供應商合作指南」(Driving Sustainability with AI: A Guide to Partnering with Technology Service Providers)的白皮書,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前瞻性的藍圖,闡述如何利用數字基礎設施,特別是人工智能和雲計算,加速可持續發展進程。
根據2024年科技驅動的可持續發展趨勢和指數報告(Tech-Driven Sustainability Trends and Index 2024),該報告調查了亞洲、歐洲和中東地區的1300名企業領導人。報告結合行業數據、可行的建議和現實案例,研究了新興技術如何彌合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可持續發展現狀:進展、差距與機遇
白皮書強調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採取行動的迫切需要,調查中80%的受訪組織設定了綠色目標。然而,只有三分之一的組織承諾實現基於科學的淨零目標。許多企業仍然難以從承諾轉向實際行動,理由是技術理解、測量工具的差距以及對數字技術能源足跡的擔憂。
儘管存在這些障礙,但大多數受訪者(76%)認為人工智能和雲計算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成果的必備工具。同時,82%的受訪者認為這些技術本身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從洞察到影響:綠色人工智能在行動
阿里巴巴雲通過其能源專家(Energy Expert)等平台幫助企業彌合這一差距,該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實時測量排放和能源消耗。目前,該平台已服務全球超過3000家企業。
一個值得注意的案例是與聚碳酸酯材料公司Covestro的合作。雙方合作幫助中國飲料品牌農夫山泉追蹤其回收水桶的全生命周期排放——後來這些水桶被重新利用製成膠筆——從生產到再利用,實現供應鏈透明度。
白皮書還展示了阿里巴巴雲對低碳人工智能創新的承諾。其開源Qwen系列模型旨在提高效率和可及性。例如,日本人工智能初創公司Lightblue利用Qwen構建了一個本地化的高性能日語模型,降低了開發成本和能源使用。
推動可持續數字轉型的五大策略建議
白皮書提出了企業可以採取的五項戰略行動,以使數字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成果相一致。首先,企業被鼓勵將人工智能和雲技術的採用與特定的可持續發展關鍵績效指標(KPI)聯繫起來,例如使用預測工具優化運營或監測供應鏈排放。其次,企業應與透明、綠色的技術供應商合作,這些供應商發布能源使用和排放數據、使用可再生能源並投資於能源高效基礎設施。第三,白皮書強調了將安全嵌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性,指出網絡安全問題仍然是更廣泛採用數字可持續發展工具的主要障礙。第四,建議採用開放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例如開源模型,這些模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能源效率並允許本地化應用。最後,白皮書呼籲加強公私合作,82%的受訪高管支持政府通過政策、激勵和教育更積極地推動可持續技術的採用。
企業領導者的路線圖
白皮書不僅是一份指南,更是一份行動呼籲。它強調可持續發展已不再是錦上添花的選擇,而是競爭的差異化和增長的催化劑。
對於同時應對氣候和數字轉型的企業,訊息明確:成功取決於選擇正確的合作夥伴、工具和策略,以實現可衡量的進展。有了正確的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和雲計算可以推動一個更綠色、更智能和更具韌性的未來。
下載完整白皮書,探索企業如何在可持續創新中領先。下載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份白皮書為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和建議。隨著人工智能和雲計算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應積極探索如何利用這些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實現綠色轉型。同時,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合作,通過政策、激勵和教育推動可持續技術的廣泛採用。
此外,我認為企業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應注重技術的創新性和可持續性,選擇綠色技術供應商,投資於能源高效基礎設施。同時,企業也應加強網絡安全防護,確保數字可持續發展工具的安全可靠。
總之,這份白皮書為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和案例研究,對於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