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為中國科技巨頭設計新人工智能晶片,Meta 目標到 2035 年從生成式人工智能中獲得 1.4 萬億美元收入
本週科技界熱議的話題離不開人工智能(AI)。從可能影響 AI 晶片出口的政策變化到 AI 對工作負載和編碼的影響,相關新聞層出不窮,令人目不暇接。以下是本週最受關注的幾則新聞。
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對拜登政府時期的人工智能晶片出口限制進行重大調整。擬議的改革針對的是美國商業部在前總統喬·拜登領導下發布的人工智能擴散框架規則。這些變化可能會進一步限制 NVIDIA 的 H100 晶片的獲取權。詳情請參閱相關文章。
英偉達為中國科技巨頭設計新的人工智能晶片
為了應對美國對 H20 晶片出口限制的收緊,英偉達據悉正在開發重新設計的人工智能晶片。該公司已告知包括阿里巴巴集團、位元組跳動和騰訊控股在內的重要中國客戶,計劃創建符合美國出口法規的新人工智能晶片設計。詳情請參閱相關文章。
另請參閱:蒂姆·庫克告訴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蘋果如何將 iPhone 生產帶回美國。
人工智能工具:對工人是福還是禍?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能並未帶來承諾的生產力效益,反而可能導致部分工人工作量增加。該研究分析了 25,000 名丹麥工人的數據,這些工人從事的職業容易實現自動化。詳情請參閱相關文章。
Meta 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收入預測
Meta Platforms Inc. 預計,其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到 2035 年可能產生 4600 億美元至 1.4 萬億美元的收入。此信息在最近公開的與 Kadrey v. Meta Platforms Inc. 案件相關的法院文件中被披露。詳情請參閱相關文章。
人工智能在微軟編碼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微軟公司 CEO 薩蒂亞·納德拉透露,人工智能現在編寫了該科技巨頭高達 30% 的代碼。這標誌著軟體開發的重大轉變,表明人工智能工具正在改變科技公司構建產品的方式。詳情請參閱相關文章。
下一步閱讀:沃倫·巴菲特的得力助手格雷格·阿贝尔正在悄悄接管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日常領導:參與資本分配決策的比例大幅增加。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由 Benzinga Neuro 生成,由 Navdeep Yadav 編輯。
© 2025 Benzinga.com。Benzinga 不提供投資建議。版權所有。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篇文章為我們提供了本周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更新。英偉達為中國科技巨頭設計新的人工智能晶片這一舉動,凸顯了該公司在面對美國出口限制時的靈活性。同時,Meta 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收入的樂觀預測也反映了市場對人工智能技術的巨大期望。
然而,人工智能工具可能並未帶來承諾的生產力效益,反而增加工人工作量的研究結果也引起了人們對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影響的擔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確保人工智能的好處能夠被所有人共享。
此外,微軟公司 CEO 薩蒂亞·納德拉關於人工智能在編碼中的作用的言論,也凸顯了人工智能在軟體開發領域的巨大潛力。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創新應用和商業模式的出現。
總的來說,本周的人工智能新聞再次證明了這項技術的巨大潛力和挑戰。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我們需要保持關注,了解最新的進展和趨勢,以確保我們能夠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