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款具備深度研究功能的AI應用 稱霸ChatGPT市場
人工智能品牌競爭激烈,各大公司正積極提升他們的AI工具,加入能執行深度搜尋的功能,旨在提供專業級的結果,並能在更短時間內分析大量資訊。近月來,多間企業紛紛推出專注金融、科學、市場營銷及學術領域的深度研究功能。以往需時數周甚至數月完成的研究,現在只需輸入詳盡提示,便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深度研究功能通常被視為可獨立運作的AI代理,使用者可提交查詢,AI會花數分鐘處理,完成後返回結果。這是邁向人工通用智能(AGI)的第一步,AGI被定義為能根據未曾訓練過的新資料,產生獨特內容的模型。不過,目前仍未達致這一階段,深度搜尋工具的主要目標,是處理龐大數據並簡化理解難度。
以下是市場上現時較受注目的深度研究工具:
Google Gemini 深度研究工具
Google率先在2024年12月於消費者市場推出深度研究工具,作為其每月20美元的Gemini Advanced付費訂閱的一部分。基於Gemini 1.5 Pro模型,該工具引入自主網絡瀏覽、分步推理及結構化研究報告的概念。推出後,其他AI品牌迅速跟進,開發同類工具。
專家評價指,Gemini深度研究能參考互聯網上超過50個來源,並將結果儲存於Google Docs文件中,呈現詳盡且篇幅較長的報告。用戶反映此工具在搜集播客內容資料方面特別實用。2025年3月底,Google將該功能開放至免費的Gemini聊天機器人,所有Google帳戶用戶均可使用。4月,Google將深度研究升級至Gemini 2.5 Pro實驗版,僅限Advanced用戶使用,該版本能花更多時間處理查詢並提供更豐富的結果。免費版本則基於Gemini 2.0模型,每月限制五次報告。
Perplexity AI 深度研究
Perplexity AI於2025年2月推出深度研究工具,並提供免費層級,與當時多數競爭對手將功能設於付費牆後形成鮮明對比。免費用戶每日可使用五次查詢,付費的Pro用戶每月20美元則享有每日500次查詢。該工具基於OpenAI GPT-3.5及GPT-4大型語言模型,並結合Microsoft Azure數據架構及Bing搜尋引擎。
Perplexity表示,其深度研究工具能在五分鐘內分析數百個來源,完成報告,並可匯出為PDF或文件,或分享專屬頁面。評測者稱讚其結果合成速度快,有如升級版的網絡搜尋結果,但同時指出仍有AI常見的問題,如產生「幻覺」及資料準確度不足。
Grok 3 深度搜尋
由Elon Musk旗下的xAI於2025年2月發布的Grok 3深度搜尋工具,配合其同名AI模型。Musk聲稱該模型表現超越競爭對手,包括Gemini 2.0、GPT-4o、DeepSeek-V3等。Grok 3被視為「下一代搜尋引擎」,雖然曾短暫提供免費試用,但主要透過付費訂閱使用,選項包括每月40美元的X Premium+及30美元的SuperGrok。
測試者指出,免費預覽版未能完整體驗所有功能。該工具在分析經濟等特定主題表現強勁,但在搜集及引用來源方面表現不佳,實際引用數量遠低於其他工具。
Microsoft Think Deeper
Microsoft與OpenAI合作,讓其在深度研究領域佔有一席位。OpenAI的高端推理模型之一,原本在ChatGPT Pro訂閱中需付費200美元才能使用,但Microsoft免費將此模型用於Microsoft 365套件中的Copilot聊天機器人,提供Think Deeper功能。用戶可在copilot.microsoft.com或下載Copilot應用程式,啟用「Think Deeper」切換鍵,提交查詢。
此工具回應較短,引用來源較少,無法生成完整報告,但能提供多角度分析及後續提問功能。作為簡化版本,缺乏更全面深度研究工具的報告保存功能。
OpenAI 深度研究
OpenAI於2025年2月推出深度研究功能,至今仍是最具代表性的服務之一。旗下收費最高的ChatGPT Pro訂閱(200美元/月)配備o3模型及深度研究功能,亦有20美元的ChatGPT Plus訂閱提供類似服務。評測指出,OpenAI的深度研究在詳述過程及引用來源方面表現優秀,並支援後續追問。
截至4月底,OpenAI推出基於o4-mini模型的輕量版深度研究,免費提供,每月限制五次查詢。Plus用戶每月可使用25次,Pro用戶則有250次。
—
評論與啟示
深度研究功能的興起,標誌著AI從簡單對話助手邁向更專業、詳盡的資訊處理階段。這些工具不單止是快速搜尋,更試圖模擬人類專家分析龐大資料、綜合多源信息的能力。對香港及全球用戶而言,這種技術可大幅提升工作及學習效率,尤其在需要整合大量數據的領域如金融分析、市場調研、學術研究等。
然而,目前各款工具仍存在限制,包括資訊「幻覺」、引用來源不足、報告保存功能不完善等,顯示AI深度研究仍處於發展初期。加上不同品牌在付費與免費服務之間的權衡,用戶選擇時需考慮需求與預算。
有趣的是,Google和OpenAI都嘗試將部分功能免費開放,促進普及化,這不僅推動市場競爭,也讓更多用戶能體驗AI深度研究的潛力。未來,隨著技術成熟,深度研究或將成為標準配置,甚至成為智能助理不可或缺的一環。
對香港用戶而言,深度研究工具在處理中文及本地資料的能力將是關鍵。現時多款AI工具主要基於英文資料庫,如何提升本地語境的準確度和深度,是下一個挑戰。面對資訊爆炸和假消息問題,AI深度研究如果能兼顧準確性及透明度,將有助提升公眾判斷力和決策質素。
總括而言,這場AI深度研究的競賽,不僅是技術較量,更是未來資訊獲取方式的革命。香港媒體及用戶應密切關注發展,積極探索這些工具的應用潛力,並保持批判性思考,避免盲目依賴,方能真正受惠於AI時代的新資訊浪潮。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