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代理不需要自己的加密貨幣:CZ
人工智能代理應該專注於其內在的實用性,而不是發行內部原生代幣來籌集資金,因為它們的總市值已從高峰的704億美元下降了61%。
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與人工智能代理相關的代幣在過去一個月內顯著下跌,其總市值減少了超過21%,目前為270億美元。
雖然這一持續下跌可能是更廣泛的加密市場修正的一部分,但根據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Binance的創始人及前首席執行官趙長鵬的說法,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缺乏對內在實用性的關注。
趙長鵬在3月17日的X帖文中寫道:
“雖然加密貨幣是人工智能的貨幣,但並非每個代理都需要自己的代幣。代理可以用現有的加密貨幣收取提供服務的費用。”
“只有在你有規模的情況下才發行代幣。專注於實用性,而不是代幣。”他補充道。
趙長鵬的評論正值人工智能加密貨幣的顯著下行趨勢,這些加密貨幣在自去年12月7日開始下跌以來,已經損失了超過61%的704億美元市值。
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人工智能代理代幣的市場市值在過去一年內的走勢表現不佳。
許多風險投資公司,包括Pantera Capital和Dragonfly,對人工智能代理的未來感到興奮,但根據在香港舉行的Consensus 2025小組討論會,它們尚未對其進行投資。
人工智能代理執行自主區塊鏈交易,提供交換服務
人工智能代理因其提高在線生產力、簡化決策過程和創造新金融機會的承諾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這些代理已經能在區塊鏈上執行自主交易,而無需直接的人類介入。
這一概念在去年12月16日受到關注,當時一個名為Luna的人工智能代理在Virtuals Protocol上尋求圖像生成服務。
Luna也收到了來自另一個自主人工智能代理STIX Protocol的回應,該代理生成了所請求的圖像。
根據鏈上數據顯示,Luna在12月16日向STIX Protocol的人工智能代理支付了價值1.77美元的VIRTUAL代幣。
然而,隨著Virtuals Protocol的收入下降97%,對人工智能代理的需求隨之減少,Cointelegraph在2月28日報導。
業界觀察者預見人工智能加密貨幣領域將迎來重大上行
業界觀察者預測,人工智能加密貨幣這一新興領域將迎來一個充滿潛力的年份。
Bitget Wallet的首席運營官Alvin Kan告訴Cointelegraph,人工智能代理啟動平台ai16z和去中心化交易協議Hyperliquid“在2025年有望增長”。“新興的敘事,如人工智能驅動的投資、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代理和代幣化資產,暗示著技術驅動的轉變,儘管伴隨著更大的風險,”他表示。
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涉及到如何在商業模式上尋求可持續性。趙長鵬的觀點強調了實用性的重要性,這對於未來的投資者和開發者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啟示。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專注於實用性而非單純的代幣發行,或許能夠為人工智能代理的發展鋪平道路。這也提醒我們,任何新興技術的成功都需要與市場需求相結合,而不是僅僅依賴於投機性的資本運作。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