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A股中報季仍以結構性機會為主?十大券商策略全解析
隨著2025年中報季來臨,市場焦點依然聚焦於結構性機會,而非全面行情爆發。根據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觀點,投資者應該如何把握未來幾個月的投資主線?以下是各大券商的精要分析與板塊推薦。
中信證券:中報季重點聚焦AI與軍工
中信證券指出,與2014年底及2019年初市場情況相比,現時估值水平尚未支撐純流動性驅動的行情,但若美聯儲7月意外降息,加上中國央行同步寬鬆,將成為市場情緒催化劑。板塊輪動方面,資金正由醫藥及消費轉向科技與金融,結構性機會仍是中報季主題,整體指數行情可能要等到三季度末或四季度才明朗。近期電氣化浪潮加速向東移動,科技企業IPO重啟,人工智能(AI)和軍工將成為三季度的投資重點。
中信建投:香港穩定幣及數字資產迎發展新階段
中信建投看好香港在穩定幣及數字資產方面的政策突破,隨著《香港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2.0》的出台,標誌著市場從試驗階段進入實施推進階段。券商對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的布局將帶來牌照升級潮,穩定幣及實物資產支持(RWA)等數字資產類型正加速發展。
華安證券:7月波動加大但下旬有望向上
華安指出,7月市場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內部經濟增速上半年較全年目標理想,但房地產需求端放鬆有限,供給端難有驚喜。7月兩大變數是對等關稅談判及月底美聯儲議息會議,前者全面達成可能性小,或對A股帶來短期衝擊,後者若降息概率上升,則有利提振A股。預計7月中旬前波動加劇,下旬有望持續向上。
華金證券:7月市場震盪,風格偏均衡
華金認為7月A股將延續震盪,基本面呈弱修復。企業盈利或面臨回落壓力,但中報業績預告依然偏好。政策仍偏積極但處於空窗期,地緣政治風險仍存不確定性。流動性維持寬鬆,外資流入中國資產趨勢有望延續。
中泰證券:科技金融強勢反彈的背後邏輯
中泰指出,近期科技股反彈主要受宏觀風險緩解及市場風險偏好修復驅動。中東局勢緩和帶動通脹預期下降,美元資產回流美股表現強勁,這對A股科技板塊估值與情緒形成正面外溢效應。建議關注與AI資本開支相關的細分領域,如算力和伺服器,已進入合理布局區間。
東方證券:市場短暫整理後有望繼續向上
東方證券看好下周為加倉點,市場在短暫整理後將繼續攻勢。消息稱特朗普或率領CEO代表團訪華,市場或因此逐步樂觀。重點關注科技(人工智能、軍工、半導體等)、金融(金融科技、證券、銀行)及有色金屬(銅鋁)板塊。
中國銀河:震盪向上行情可期,三大主線配置機會
中國銀河認為,A股短期仍有震盪整固可能,但長期向好基礎已穩固。隨著公募基金擴容和中長期資金入市,資金面趨穩向好。估值處於歷史中等偏低水平,股息率具吸引力。三大主線為:安全邊際高的低估值高股息資產、科技板塊及政策支持的大消費板塊。
財信證券:市場風格輪動,滯漲高景氣方向有望補漲
財信認為市場風格將繼續輪動,前期滯漲的高景氣板塊存在補漲機會,包括AI產業鏈(芯片、算力、光模組等)、新消費(健康、文旅、寵物經濟等)、國防軍工(地緣風險與大閱兵催化)及高股息板塊(銀行、煤炭、公用事業等)。
信達證券:全面牛市尚需催化因素
信達認為,目前市場與2013-2014年及2019年震盪市相似,估值低、盈利弱、政策積極,未來有望升級為全面牛市。但相比歷史牛市起點,現時缺乏明顯宏觀和政策催化,或需再經歷一段震盪。歷史牛市多由經濟指標持續回升及政策轉向積極帶動。
華西證券:全球降息空間開啟,A股穩中向好
華西指出,隨著地緣風險緩解及油價回落,全球降息預期升溫,A股中樞逐步上移。資金面改善推動市場震盪上行。建議均衡配置有色金屬、軍工、AI算力及應用,關注固態電池、穩定幣及自主可控等主題。
—
編輯評論:
從十大券商的最新策略來看,2025年中報季的A股市場依然以結構性機會為主,整體走勢偏向震盪整理,而非全面爆發的牛市。這反映了當前宏觀經濟與政策環境的複雜性:全球地緣政治雖有緩和,但仍存在不確定性;美聯儲和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動向成為市場情緒重要風向標;企業盈利雖有改善跡象,但仍面臨壓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板塊和軍工領域幾乎成為各家券商共識的焦點。這不僅是因為AI和電氣化趨勢帶來的長期增長潛力,也反映出市場對於創新驅動和國防安全的重視。此外,香港在穩定幣及數字資產領域的政策突破,或將為中國金融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投資者不妨密切關注相關布局。
從風格輪動的角度看,市場短期內可能仍會在科技、新消費、高股息板塊間反覆切換,投資者應避免追高,尋找低估值且基本面穩健的細分行業逢低布局。政策面臨的挑戰和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意味著市場可能持續保持謹慎態度,真正的全面牛市需要更多宏觀經濟和政策的明確信號。
總體而言,2025年下半年A股市場呈現「穩中有進」的格局,結構性機會與風格輪動將成為投資主旋律。投資者應該以中長線視角,聚焦科技創新、軍工安全及新興數字資產領域,同時兼顧防禦性較強的高股息板塊,靈活調整組合以應對市場波動。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根據網上資料所翻譯及撰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類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