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角色取決於居住地 — 分析師
分析師指出,比特幣在發達經濟體中的通脹對沖能力尚不確定,但在新興市場中則更為有效。
多年來,通脹主要是新興市場的關注焦點,因為這些地區的貨幣波動和經濟不穩定使得價格上漲成為持續的挑戰。然而,在COVID-19疫情之後,通脹成為全球性問題。曾經穩定的經濟體突然面臨飆升的成本,促使投資者重新思考如何保護他們的財富。
雖然黃金和房地產長期以來被視為避險資產,但比特幣的支持者認為,其固定供應量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使其成為對抗通脹的最佳屏障。但這一理論是否成立呢?
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取決於個人的居住地。
比特幣的倡導者強調其2100萬枚硬幣的供應限制是對抗通脹貨幣政策的一大優勢。與中央銀行可以無限制印製的法定貨幣不同,比特幣的供應量是由算法預先確定的,防止任何形式的人工擴張。他們認為,這種稀缺性使比特幣類似於「數字黃金」,並且比傳統政府發行的貨幣更可靠。
一些公司甚至主權國家已經採納這一理念,將比特幣納入其國庫,以對沖法定貨幣風險和通脹。最引人注目的例子是薩爾瓦多,該國在2021年成為全球首個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該政府此後穩步累積比特幣,將其作為經濟策略的關鍵組成部分。美國的Strategy公司和日本的Metaplanet公司也緊隨其後,現在美國正在建立自己的戰略比特幣儲備。
比特幣投資策略迄今為止已經獲利
迄今為止,企業和政府的比特幣投資策略已經獲得回報,自2020年代初以來,比特幣的表現超過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和黃金期貨。然而,最近這一強勁表現顯示出放緩的跡象。過去12個月,比特幣仍然表現強勁,儘管比特幣的增長速度超過了消費者通脹,但經濟學家警告過去的表現並不能保證未來的結果。事實上,一些研究表明,加密貨幣回報與通脹預期變化之間的相關性隨時間變化並不一致。
比特幣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角色仍不確定
與傳統的通脹對沖資產如黃金不同,比特幣仍然是一種相對較新的資產。其作為對沖工具的角色仍不確定,尤其是考慮到廣泛的採納僅在最近幾年才獲得進展。
儘管近年來通脹高企,比特幣的價格卻波動不定,往往與科技股等風險資產的相關性更高,而非與傳統通脹對沖工具如黃金的相關性。
最近發表在《經濟學與商業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比特幣的通脹對沖能力隨時間減弱,特別是在機構採納增長的情況下。在2022年,美國通脹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時,比特幣的價值損失超過60%,而傳統的通脹對沖工具黃金則相對穩定。
因此,一些分析師表示,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更多地受到投資者情緒和流動性條件的驅動,而不是宏觀經濟基本面如通脹的影響。當風險偏好強烈時,比特幣會上漲,但當市場恐慌時,比特幣往往會隨著股票一起崩潰。
在《經濟學與商業期刊》的研究中,作者哈羅德·羅德里格斯和傑佛遜·科倫波表示:
「根據2010年8月至2023年1月的每月數據,結果顯示在正向通脹衝擊後,比特幣的回報顯著增加,證實了比特幣可以作為通脹對沖的實證證據。」然而,他們指出,比特幣的通脹對沖特性在早期的時候更強,當時機構對比特幣的採納並不普遍。兩位研究者一致認為,「……比特幣的通脹對沖特性是具體情境相關的,並且隨著其更廣泛的採納而可能減弱,並更好地融入主流金融市場。」
阿根廷和土耳其尋求加密貨幣的金融庇護
在遭受失控通脹和嚴格資本管制的經濟體中,比特幣已被證明是一個保護財富的有價值工具。阿根廷和土耳其這兩個在近幾十年內持續通脹的國家很好地展示了這一動態。
阿根廷長期以來一直面臨反覆的金融危機和飆升的通脹。儘管最近通脹顯示出改善的跡象,但當地人歷來會轉向加密貨幣,以繞過金融限制,保護他們的財富免受貨幣貶值的影響。
最近的Coinbase調查顯示,87%的阿根廷人認為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可以增強他們的金融獨立性,而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則認為加密貨幣是解決通脹和高交易成本等挑戰的解決方案。
根據Coinbase的報告,阿根廷擁有4500萬人口,已成為加密貨幣採納的熱點,報告指出多達500萬阿根廷人每天使用數字資產。
「經濟自由是繁榮的基石,我們很自豪能為阿根廷帶來安全、透明和可靠的加密服務,」Coinbase美洲區總監法比奧·普萊恩表示。
「對於許多阿根廷人來說,加密貨幣不僅僅是一項投資,而是重新掌控他們財務未來的必要手段。」Bitso的高級總監胡利安·科倫波告訴Cointelegraph:「阿根廷人不信任比索。他們總是在尋找將價值存放在當地貨幣以外的方式。」
「比特幣和穩定幣使他們能夠繞過資本管制,保護他們的儲蓄免受貶值影響。」
除了個人投資者外,阿根廷的企業也在使用比特幣和穩定幣來保護收入和進行國際交易。一些工人甚至選擇以加密貨幣的形式領取部分工資,以保障他們的收入不受通脹影響。
根據經濟學家和加密分析師娜塔莉亞·莫蒂爾的說法,「近年來實施的貨幣限制和資本管制使得在高通脹和對阿根廷比索缺乏信心的背景下,獲得美元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這種環境中,加密貨幣已成為保值的可行替代方案,讓個人和企業能夠繞過傳統金融體系的限制。」
雖然比特幣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有效性仍在辯論中,但穩定幣在高通脹經濟體中已成為更實際的解決方案,特別是那些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
與其經濟規模相比,土耳其已成為穩定幣交易的熱點。在截至2024年3月的一年中,購買穩定幣的交易額佔其GDP的4.3%。這一數字貨幣的增長,受到多年雙位數通脹(在2022年達到85%高峰)和過去五年里里拉對美元貶值超過80%的推動,並在疫情期間加速增長。
土耳其的比特幣採納證明市民推動採納,而非政府
儘管土耳其允許其公民購買、持有和交易加密貨幣,但自2021年以來,土耳其中央銀行禁止「任何直接或間接使用加密資產進行支付服務和電子貨幣發行」,因此數字貨幣的支付使用受到禁令。然而,土耳其的加密貨幣採納仍然明顯,越來越多的土耳其銀行提供加密服務,商店和自動櫃員機也提供加密貨幣交換選項。
高通脹率加速了土耳其里拉的貶值,該貨幣在2021年至2023年間失去了近60%的購買力。這導致許多土耳其公民轉向比特幣作為保值和交易的工具。
雖然一些人認為比特幣的稀缺性對長期增值有利,可能超過消費者通脹,但其高波動性和最近與以納斯達克為主的風險指數的相關性表明,其作為純粹通脹對沖工具的表現仍然參差不齊。
然而,在阿根廷和土耳其等通脹嚴重的國家,當地貨幣崩潰的情況下,「數字黃金」無疑成為了逃避當地貨幣的重要途徑,保護了購買力,這是傳統法定貨幣無法做到的。
雖然比特幣仍然是一種新興資產,其作為對沖工具的有效性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到目前為止,它的表現顯著超過了消費者通脹。對於比特幣的愛好者而言,這一點本身就值得慶祝。
這篇文章僅供一般資訊用途,並不構成法律或投資建議。此處表達的觀點、思想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觀點和意見。
—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比特幣的角色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雖然其作為通脹對沖工具的有效性仍然存在爭議,但在某些新興市場中,它確實提供了一種逃避當地貨幣貶值的方式。這一現象不僅反映了比特幣的潛力,也揭示了全球經濟中不平等的現實。在未來,隨著更多國家和企業的採納,比特幣是否能夠真正成為一種穩定的價值儲存工具,仍然需要時間來檢驗。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