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類創意遇上技術自主性:與藝術家安娜·瑞德勒的訪談
「我並不僅僅對使用人工智能創作圖像感興趣;我更想利用它去思考不同的想法。」——克里斯塔·特里
最近,數字藝術收藏家和贊助人Seedphrase(即丹尼爾·梅加德)全數收購了英國藝術家安娜·瑞德勒的《每根莖的價格》系列,這是她首個可商業化的數據集,與Avant Arte合作推出。如果你對數據集作為藝術的概念感到無所謂,那麼你可能沒有跟上技術驅動藝術的熱鬧發展(可以通過瀏覽Lumen Prize的入圍者和獲獎者來了解更多)。幾年前,許多人將技術驅動的藝術與搞笑的NFT聯繫在一起;而最近,這個詞可能讓人想起Refik Anadol日益主流的人工智能數據繪畫。但事實上,這個範疇更為廣泛,涵蓋了從邁克爾·諾爾、貝拉·朱勒茲和弗里德·納克等早期生成藝術作品,到米里亞姆·西蒙利用化學數據捕捉和合成近乎滅絕的花卉Agalinis acuta的氣味。
瑞德勒選擇數據作為她的媒介,因為她的創作涉及藝術和技術的交匯點。她因其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創作出視覺和概念上豐富的作品而受到讚譽,這些作品檢視了這些技術中嵌入的偏見、歷史和倫理含義——所有這些都是圍繞著她精心創造的數據集進行的探索,通過這些數據集,她探索人類創造力、技術缺陷、本體論、自然過程和偏見。她的作品在全球多個著名展覽中展出,包括倫敦的巴比肯中心和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以及奧地利的電子藝術博覽會。
創作過程中的數據集
2018年的裝置作品《萬千(鬱金香)》由瑞德勒拍攝並手動標註的10,000朵鬱金香組成,這成為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視頻作品《馬賽克病毒》的基礎,以及2019年的NFT作品《花卉拍賣》,這是一個技術市場,人們可以購買短小的GAN生成視頻,並附有自毀的代幣。這三件作品共同探討了訓練人工智能系統所需的勞動、人的創造力與機器產出之間的關係,以及當代加密貨幣的投機,並將其與17世紀的鬱金香狂熱聯繫起來。
Seedphrase最新的收購《每根莖的價格》實際上是一組包含實體和數字元素的二十五件藝術作品:瑞德勒拍攝的真實牡丹的印刷照片,以及使用複雜模型動態註釋的牡丹價格波動的移動視頻。為了慶祝這次收購,《觀察者》採訪了這位藝術家,了解更多她對輸入數據如何影響美學結果的探索,以及她對在日益自主的創作力量塑造的文化環境中藝術完整性的看法。
數據集的創作與人類選擇的影響
瑞德勒表示:「每個項目的部分內容始終是創建數據集——一個可以被機器讀取的信息集合——因為這是機器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過程中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從頭到尾地構建東西。如果不以某種形式處理數據集,我根本無法完成所有工作。從數據中構建出來的圖像和輸出都是我的,反映了我如何看待和體驗這個世界;其中的錯誤和選擇都是我自己的。每一幅圖像和標題都是經過艱辛構建的,這就是為什麼對我來說,數據集是一種創作工作,並且本身就成為了一件藝術作品。我從開始用機器學習創作藝術以來,已經這樣工作將近十年了。」
她還提到,這個漫長的過程有些荒謬。「製作這件作品讓我感到非常奢侈,特別是每幾天就花幾百英鎊購買牡丹,只為拍攝一張它們的照片——這與數據集通常是出於商業原因而創建的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要麼在不查看內容的情況下從互聯網上收集數據,要麼收集數據)完全不同,我慢慢考慮每朵花,讓它們自然凋謝和腐爛。這一切的成本在作品的標題中間接提到。」
她選擇牡丹作為題材,因為它們的季節極其短暫(這個項目於四月開始以捕捉它們),而且在花卉市場上有其獨特價值。然而,它們的價格卻在變化。牡丹需要特定的生長條件(包括在冬季的凍土中待一定時間),而氣候變化則改變了它們的生長地點(例如,阿拉斯加已成為牡丹的主要出口國),而且今年的季節特別短且提前,這影響了她能獲得的花的數量和類型。
她補充道:「由於我的數據集相對較小,這也意味著會出現更多的漏洞和錯誤,我樂於接受——許多生成的人工智能作品都帶有光滑而閃亮的質感,這對我來說不如失敗更有趣。」
藝術創作中的自動化與A.I.的界限
關於創造力,瑞德勒表示:「每位藝術家和作品的情況都不同,取決於他們的意圖以及他們想要探索的內容。圍繞創造力和人工智能的很多討論回溯到60年代(甚至更早)的概念藝術辯論與焦慮。我感興趣的許多事物都源於這一傳承。」
她的作品是否也對技術在藝術甚至社會中的更廣泛影響進行評論,特別是關於數據收集、所有權和同意的倫理問題?瑞德勒解釋道:「雖然這件作品包含了數據集的元素,但它不僅僅是一個數據集。這件動態影像作品部分是通過生成性A.I.製作的,使用了我為此構建的多個定制模型(超過50個),部分依據我構建的金融模型估算牡丹價格的各種因素(同樣使用機器學習),部分則是將手繪元素疊加在這些生成的圖像上(因此作品從類比回到數字再回到類比,最終定格在這種混合形式),更明確地關注貿易、全球化及其固有的荒謬性。」
她進一步指出,通過觀察一朵簡單的切花——有時被視為僅僅是美麗或或許是矯揉造作的東西——並深入探討它們是如何被購買、出售和交易的,以及切花市場的動態,這是她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創建自己的數據集是通往該目標的一種方式。由於是用人工智能製作的,這也反映了機器學習在市場交易中日益增長的應用。它還質疑這些不完美的假永恆花卉的價值,而這些花卉在其真實的對應物已經凋謝和腐爛後,卻被出售和保留。
數據集作為藝術作品的收購
瑞德勒對於收藏家收購數據集作為藝術作品與使用該數據集生成的輸出之間的區別表示:「對我來說,機器讀取的數據集(原始照片和/或文本文件或CSV文件)不會顯示出來;顯示的始終是數據集的表示。這種表示將我做出的一些選擇(例如,照片、標籤)合併為一個視覺輸出。在《每根莖的價格》中,這件藝術作品包含了一部分數據集和基於該數據集訓練的輸出。對我來說,數據集可以是一件藝術作品——雖然並不總是如此,這取決於藝術家的意圖以及他們如何選擇使用它——正如輸出也可以是一件藝術作品。再者,這也取決於意圖,因此在我看來,它們之間並沒有太大區別:它們都是不同的創作方式。」
關於Seedphrase收購《每根莖的價格》,瑞德勒認為,這是否意味著他可以將數據集用作生成工具?她表示:「由於他收購的是一個攝影裝置,他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將其轉換為可用的數據集,掃描每張照片,去掉手寫部分,創建自己的標註系統,微調自己的模型,找到想要用這些數據進行創作的想法。他當然可以這樣做,但這會涉及足夠的工作,使其不再是我的作品,而可能成為他的作品。我從不僅僅對使用人工智能來創作圖像感興趣,我更關心的是利用它去思考不同的想法。」
未來的探索
當被問及未來的計劃時,瑞德勒表示:「我始終在使用數據集!目前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探索驅動大型語言模型等的超大數據集,看看是否能夠將它們拆解,稍微偏離我教機器如何看待世界的路徑,轉向理解一個機器如何教另一個機器看待事物。」
這次訪談不僅展示了瑞德勒如何在藝術創作中融合數據和人工智能,還引發了對技術在當代藝術及其社會意義的深刻思考。藝術家對於數據和創造力的探討,讓我們重新思考技術與人類情感之間的關係,以及在數據驅動的文化中,藝術的價值和意義何在。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