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順撤單背後:海爾系的IPO迷思」

过会后无缘注册,海尔旗下企业主动IPO撤单,问题出在哪?

概述
10月29日,创业板的日日顺因主动撤单而被终止审核,并与股东旗下公司合并报表。日日顺与股东之间的关联性交易及业务网点重合比例较高,导致其经营独立性受到质疑。今年以来,已有46家IPO在过会后选择主动撤单,显示出市场环境的复杂性。

日日顺的撤单背景
日日顺自2021年5月12日起被受理,至2023年5月25日成功过会,但在提交注册阶段苦候近一年半。由于其财务资料在今年3月31日已过有效期,需补充提交,然而在9月30日再次披露需更新资料时,日日顺并未及时更新,最终选择在10月29日撤回上市申请。

在各板块提高上市标准后,部分企业因业绩不达标选择撤回申请。尽管日日顺的业绩在2022年仅小幅下降,2020年至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140.36亿、171.63亿和168.47亿,但其经营独立性依旧受到市场质疑。

股东关系与市场质疑
日日顺隶属于海尔集团,海尔智家在其终止上市审核的同日,宣布将通过《表决权委托协议》实现对日日顺的合并报表。海尔智家希望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运营效率和业务转型能力。然而,日日顺与海尔系客户之间的关联性交易高达57.08%至54.33%,这使得其独立性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

此外,日日顺的主要客户中,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也非常高,其中海尔系客户的比例更是显著,表明其与股东之间的深厚联系。尽管日日顺强调其与海尔及阿里系客户的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但市场依然对其独立性表示担忧。

行业趋势与反思
今年以来,46家在过会后选择主动撤单的企业中,创业板的比例最高,共41家。投行负责人指出,企业在成功过会后撤回IPO申请,通常是因为业绩下滑、无法满足板块定位要求或是重大舆情等因素。

这一现象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的严峻,以及企业在面对日益严格的上市标准时,需更加谨慎和灵活地调整自身发展策略。日日顺的撤单案例,既是个别企业的选择,也是整个市场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总的來看,日日顺的撤单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决策问题,更是整个市场环境与监管政策变化的缩影。未来,企业在寻求上市之路时,如何更好地与市场需求和监管标准对接,将是成功的关键。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根據網上資料所翻譯及撰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類參與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