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股市有望錄得自2023年底以來最佳單月表現 美元亦逼近首個月度升幅
倫敦消息——本週五,全球股市正朝着2023年底以來最佳的單月表現邁進,美元亦正接近2025年首個月度升幅。投資者則焦急等待關鍵的美國通脹數據公佈,並緊貼華盛頓最新的關稅爭議動態。
過去一周,市場情緒如過山車般波動,起因於美國法院先是阻擋了特朗普總統大部分關稅措施,但隨後聯邦上訴法院又暫時恢復了這些關稅。
周五早段,歐洲股市一度下跌,但最終轉為上升,幅度介乎0.3%至1%,儘管德國零售銷售意外下滑,美股期貨亦於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數據公布前有所回落。
MSCI全球指數本月累計升超過5%,美元於周五上升0.3%,幾乎達成2025年首個月度升幅。基準的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於歐洲交易時段微升0.5個基點,這代表美國借貸成本輕微上升。此前一天,孳息率因疲弱的經濟數據及7年期債券發行強勁而下跌。
此外,投資者亦對特朗普預算案中一項鮮為人知的條款感到震驚,該條款允許政府對外國投資徵收最高20%的稅項。布朗兄弟哈里曼策略師埃利亞斯·哈達德指出:「《一個美麗大法案》中的外國稅收條款令人擔憂」,並警告這種不確定性可能令美國陷入「滯脹」困境。
油價方面,市場預期OPEC+將再次增產,令油價有望連續第二周下跌,雖然當日油價有所回升,整體仍錄得月度上漲。
日本日經指數於前一日近2%大漲後出現獲利回吐,市場對日本債務水平及關稅影響表示憂慮。日圓自周四低位反彈約2%,倫敦匯價約為144兌1美元。歐元及英鎊分別下跌0.3%及0.1%,報1.13美元及1.34美元。
亞洲方面,香港恒生指數下跌1.2%,主要因蘋果供應商受美國關稅變動影響。中國內地藍籌股亦微跌0.5%,但兩者本月均錄得穩健升幅。韓國股市表現更佳,創下自2023年11月以來最佳單月表現,與全球大市同步向好。
追蹤新興市場貨幣的指數本月亦升約2%,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佳表現。黃金價格暴漲推動加納塞地本月飆升近40%。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高級外匯策略師羅德里戈·卡特里爾指出:「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依然活躍,法律爭議為市場添上更多不確定因素。」他更直言:「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更多的不確定性。」
儘管法庭風波不斷,特朗普政府表示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仍在繼續。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新聞訪問時透露,將於周五在華盛頓與日本高層代表團會談,但與中國的談判「稍微陷入停滯」。
—
評論與深度分析
這篇報道生動描繪了當前環球金融市場在地緣政治與經濟數據交織下的複雜局面。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法律拉鋸,不僅影響股市短期波動,更引發市場對未來投資環境的根本疑慮。尤其是預算案中提及的對外國投資徵稅條款,顯示美國可能走向更為保護主義的政策,這對全球資本流動和跨國企業布局帶來不小挑戰。
市場雖然因為數據因素和部分利好消息而持續上漲,但背後隱藏的經濟放緩風險與政策不確定性,讓投資者難以放下戒心。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微升反映了市場對未來利率走勢的矛盾預期,既擔心通脹壓力,又憂慮經濟增長乏力。
亞洲市場方面,蘋果供應鏈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凸顯全球供應鏈仍深受政治風險左右。韓國股市的強勢表現則暗示部分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復甦仍抱有信心。
最後,美元若能完成今年首個月度升幅,將有助於鞏固其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但同時也會加大新興市場貨幣及資產的壓力,投資者需謹慎評估外匯風險。
總括而言,這是一個充滿矛盾和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投資者應保持警覺,靈活調整策略,並密切關注即將公布的核心通脹數據和政策動向,以在波動中尋找機遇。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