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詳情:創作者如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塑造影片與設計
人工智能(AI)在2025年已成為許多創作者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AI技術不斷進步,創作者開始在內容製作的每個階段應用生成式AI。從撰寫劇本到AI生成的聲音,創作者發現AI能簡化工作流程,令生活更輕鬆——即使部分廣告商仍然對AI製作的內容持保留態度。
5月14日,AI音頻生成公司Wondercraft發布了一份關於創作者日常或每週工作中使用AI工具的綜合報告。該報告基於2025年3月至4月間對514名來自北美、歐洲及其他地區創作者的線上問卷調查,受訪者以北美居多,性別及年齡分佈均衡。
負責AI倫理的專家兼專業服務顧問CBIZ的AI分析師Allison Harbin表示:「我猜大部分內容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由AI輔助完成的,除非是像Substack那樣的新聞記者撰寫的文章。」她指出,新聞記者因倫理考量較可能避免使用AI,相較於其他創作類型。
以下是2025年創作者如何以及多少人擁抱AI的情況。
超過八成創作者在工作流程中使用AI
Wondercraft調查發現,38.7%的創作者在整個工作流程中使用AI,另有44.2%在部分工作流程中使用。換句話說,近83%的受訪創作者以某種形式使用AI,剩餘約20%則均分為曾使用但已停止,以及從未使用過AI工具的創作者。
雖然「AI」一詞常用來指代生成式AI及舊有機器學習工具,Wondercraft調查聚焦於生成式AI,受訪者報告使用的工具包括Midjourney等AI影像工具、ChatGPT等聊天工具及Wondercraft和ElevenLabs等音頻工具。其中,聊天工具是最多創作者使用的AI類型,有37.6%表示這是他們最常用的AI工具。
Wondercraft執行長Oskar Serrander說:「我們發現,對用戶來說,AI撰稿是所有創作的起點。」
影片創作者最廣泛使用AI
調查顯示,使用AI的影片創作者數量超過文本、視覺設計及音頻創作者的總和,54%的受訪者自稱為影片創作者。這與其他報告相符,例如上月URLgenius的創作者AI使用報告指出,29%的TikTok創作者經常使用AI,而Instagram及Facebook等平台上的電商創作者僅有17%。文本及音頻創作者主要用AI輔助撰稿,視覺創作者用於影像創作,而影片創作者則能同時利用兩者。
URLgenius執行長Brian Klais認為,創作者在各格式中增加AI使用,反映出他們希望在可能的經濟衰退中讓工作流程更高效、更流暢。
他說:「從生產力或流程簡化的角度看AI,這是我們的主要觀察——在這種經濟環境下,幾乎會迫使人們考慮如何用AI做到事半功倍。」
年長創作者更傾向使用AI
Wondercraft報告中一項意外發現是,只有41.8%25歲以下受訪者表示在整個工作流程中使用AI,明顯低於年長群體。25至34歲、35至44歲以及45至54歲年齡段中,分別有44.2%、43.2%和43.6%使用AI。
一般認為年輕人較早採用新技術,但Serrander對此結果感到驚訝,認為年輕創作者較謹慎使用AI。部分原因是最先進的生成式AI工具價格不菲,可能超出部分年輕創作者的預算。
另一可能原因是年輕創作者對新技術存有不信任或戒心。URLgenius四月報告指出,33%的創作者最擔心AI取代人類創意。
使用AI需謹慎
除了擔心AI對人類創意的影響外,創作者使用生成式AI可能令觀眾反感。2025年1月尼爾森研究發現,55%的受訪者對消費AI生成媒體感到不安,主要因隱私問題、缺乏倫理監管及可能傳播錯誤資訊。
Harbin指出:「大型語言模型可能會出錯或提供不實資訊,而這些模型本質上是黑盒子——我們不知道它們如何被訓練,連工程師也無法確定它們未來的行為。所以,如果創作者的內容依賴準確性,我認為披露部分內容由AI生成是重要的倫理責任。」
—
評論與啟發
這份調查報告清楚展現了生成式AI在創作者生態系統的滲透與影響。超過八成創作者在某種程度上依賴AI,反映出創作流程正迅速被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尤其是在影片製作領域,因為影片製作涵蓋文字、視覺及音頻多種媒介,AI的多功能性特別受歡迎。
然而,較年輕創作者反而較少全面採用AI,這與普遍認知相反,值得深思。這或許揭示了年輕一代對AI技術背後倫理問題、成本及內容真實性的敏感度更高,也可能意味著他們更願意保持創作的「純粹性」。這種矛盾心態提醒我們,技術普及不等於全面接受,文化與價值觀的因素同樣重要。
此外,消費者對AI生成內容的信任危機不容忽視。創作者在享受AI帶來的便利時,必須兼顧透明度與倫理責任,避免因錯誤資訊或不當使用而損害自身聲譽與觀眾信任。未來,隨著AI工具更普及,如何建立一套合適的標準與指引,將成為產業和社會共同面對的挑戰。
總括來說,生成式AI為創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可能性,但也催生了新一輪關於創意本質、倫理責任及消費者接受度的討論。在這個轉型期,創作者、平台和觀眾三方的互動與理解將決定AI技術如何真正促進文化與媒體的健康發展。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