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十大氣候科技榜單在上海氣候周發布
易財全球 4月25日訊 – 由牛津大學認可和選定的2025年十大氣候科技榜單,在上海氣候周期間的“構建綠色人工智能,助力廣闊可持續未來”商業論壇上發布。
上海氣候周和中國ESG聯盟匯集全球頂級智慧和創新實踐,共同繪製利用綠色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續發展的宏偉藍圖,在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主辦的氣候社區論壇上發布了該榜單。
榜單由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的高級研究員Abrar Chaudhury和中國ESG聯盟聯合創始人張邁克見證發布,聚焦於推動範圍3/3+排放減少和擴大下游綠色人工智能服務場景的技術創新。
上海氣候周執行委員會副主任鄒嵘和聯合國訓練研究院繁榮司主任三木久美子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表示,技術創新,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氣候變化挑戰中發揮著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作用。
論壇由中國ESG聯盟聯合創始人莎洛梅·陳主持,世界經濟論壇中國氣候和資源負責人韋克安·馮發表了專家致辭。 論壇聚焦“綠色人工智能與新質量生產力”主題,行業領袖分享了前沿見解和實踐經驗。
蘇扎諾全球可持續發展總監瑪麗娜·內格裡索利討論了人工智能在紙漿和造紙行業的應用以及可持續發展。 Benchmark Gensuite全球業務發展總監 Naveen GV探討了如何放大人工智能對可持續性努力的影響。
阿里雲智能國際副總裁唐飛分享了利用雲計算和人工智能幫助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的案例。 Ecolab中國輕工業部副總裁朱爾米·周介紹了綠色人工智能時代數據中心的節水和節能解決方案。
江森自控-日立空調中國高級總監姬秀成介紹了公司的綠色供暖和製冷技術及節能案例。 SF Tech集團首席營銷官唐凱展示了通過自主開發的大型語言模型賦能綠色人工智能物流和供應鏈的成就。
在由資深記者周江剛主持的閉幕圓桌討論中,來自GDS控股、 日產中國、 LinkedIn中國、 東鵬控股和慧業律師事務所的行業領袖討論了人工智能在各行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和前景,同意人工智能與可持續性融合將為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ESG聯盟成員肖特集團在今年的上海氣候周上發布了首份特殊玻璃行業產品碳足跡管理指南,展現了聯盟推動各行業綠色轉型的承諾。
論壇凸顯了全球和中國利益相關方的合作,展示了創新氣候技術,並強調了人工智能在減碳努力中的日益增長的作用。
編輯: 馬丁·卡迪耶夫
關注易財全球
作為一名資深記者和編輯,我對這篇文章有以下看法:
首先,上海氣候周的舉辦對於推動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全球氣候變化挑戰的加劇,技術創新,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其次,2025年十大氣候科技榜單的發布,聚焦於推動範圍3/3+排放減少和擴大下游綠色人工智能服務場景的技術創新,這對於推動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具有積極意義。
再次,各行業領袖在論壇上的分享和討論,對於推動綠色人工智能的發展具有借鑑意義。從人工智能在紙漿和造紙行業的應用到綠色人工智能時代數據中心的節水和節能解決方案,各行業正在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可持續性的融合。
最後,中國ESG聯盟成員肖特集團發布的首份特殊玻璃行業產品碳足跡管理指南,展現了聯盟推動各行業綠色轉型的承諾。這對於推動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具有積極意義。
總之,這篇文章對於推動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技術創新和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創新氣候技術的出現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