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黃仁勳:AI工廠時代來臨!

Nvidia黃仁勳:未來AI工廠,機械人將主導一切生產與管理

NVIDIA CEO Jensen Huang and PM Ishiba meeting

美國企業要變身AI工廠,實體與智能並行

Nvidia行政總裁黃仁勳早前在華盛頓特區的Hill and Valley Forum發表演說,強調美國企業必須進化成為「AI工廠」——即同時生產實體產品與人工智能的數碼樞紐。黃仁勳指出,這些工廠將以Nvidia晶片為核心,吸收數據、產生智能,成為推動未來工業數碼化的引擎。

他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就如同今日我們製造汽車,未來任何實體產品都會有一個數碼版本。所以你需要一間AI工廠,為汽車創建AI模型。」他更預言,未來每間生產型企業都會有一間生產實體產品的工廠,亦會有另一間專門生產AI的工廠。

AI工廠的核心:不斷產生「代幣」

黃仁勳解釋,無論是汽車、割草機還是重型機械,未來每間公司都需要一個平行的數碼設施。這些AI工廠每日都在產生「代幣」——即AI系統的基本運作單位,這些代幣將驅動自動化功能。

「我稱它們為AI工廠,因為它每日只做一件事:生產代幣。」黃仁勳說。

建設更聰明的工廠,不只是更大

這些AI工廠將晶片、軟件、設計及網絡整合成一體。「電力輸入工廠,代幣輸出。」他形容。這些由Nvidia晶片處理的代幣,是AI模型產生文本、影像等內容的基礎,未來將不只用於軟件,更會驅動現實世界的機械。

黃仁勳舉例,未來車輛、工具、建築設備都會由AI驅動,生產這些產品的公司必須有內部AI運作,支援自動化功能。「汽車公司肯定會這樣做。」他補充。

美國要帶頭,否則會被淘汰

在美國加強對中國出口高階Nvidia及AMD晶片的限制下,黃仁勳的言論格外敏感。這些出口管制以國家安全為由,已令Nvidia預計損失55億美元。雖然他未有直接評論政策,但呼籲:「政策制定者要明白,我們應該加快、支持及推廣美國AI產業走向全球。」

據悉,他將出席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閉門圓桌會議,討論晶片出口及合規問題。

技術創新與專業技工並重

黃仁勳亦強調,在數據中心建設熱潮下,專業技工同樣重要。建築、鋼鐵、資訊科技及網絡等工種將成為AI基建的基石。「我們的國家要認同技工是可敬的工作,亦是建設國家的必要條件。」

數碼孿生與AI超級電腦:製造業新形態

Nvidia現正首次在美國本土建設AI超級電腦,減少對海外供應鏈依賴。「我很高興政府鼓勵及支持本土製造業。如果我們不精於製造,將會錯失一個巨型產業。」

展望未來,黃仁勳認為AI將重塑企業設計及運作實體工廠的方式。他提出「數碼孿生」(Digital Twins)概念——即先在虛擬世界建構工廠,經模擬及優化後才在現實落實。「可以完全數碼化整合這些龐大設施,進行操作、優化及生產規劃。」

Nvidia已用數碼孿生技術測試自家晶片,黃仁勳相信這方法將普及至先進製造業。「整間工廠都是由軟件驅動,內裏是一個機械人協調另一堆機械人。」

Hill and Valley Forum由特朗普政府經濟增長、能源及環境副國務卿提名人Jacob Helberg創辦,他以對華強硬見稱,並多次警告企業要準備面對與中國的潛在衝突。在這地緣政治背景下,黃仁勳提出的AI主導、本土化製造不單是經濟願景,更具戰略意義。

編輯評論:AI工廠革命,香港有無份?

黃仁勳的「AI工廠」概念,不止是科技界的未來藍圖,更是現代產業轉型的警鐘。今日的香港,雖然自稱國際創科中心,但無論在AI基建、專業技工培訓,還是製造業本地化,都遠未踏入黃仁勳所描述的「雙軌」新時代。當全球都在討論AI如何重塑生產力、如何把虛擬與實體融合,香港是否還停留在「外判」思維、只做「數據輸入」與「服務外包」?

數碼孿生、AI驅動自動化、機械人管理機械人——這些技術並非遙不可及。內地多個新型製造業園區已積極引入,反觀香港在土地、政策、人才、資本各方面都未見有系統部署。更值得深思的是,黃仁勳強調「技工」和「實體工廠」的價值,這與香港過去十多年「去工業化」的路線可謂南轅北轍。

若美國、內地甚至新加坡都將AI工廠視為國策,香港還有沒有能力在這場產業革命中搶佔一席之地?還是只能淪為AI產業鏈的「消費者」和「被管理者」?這值得每一位政策制定者、企業家和年輕人深思——未來的工廠,會唔會連「香港人」都唔需要?

最後,AI工廠的「本地化」與「自主」其實正好回應了近年環球供應鏈安全、地緣政治對科技產業的影響。香港如要重拾競爭力,必須重新審視自身定位,不能只靠金融和地產。否則,當下一波AI浪潮來臨時,我們只會成為被時代拋棄的「數據輸出地」。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