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旗下SpaceX成特朗普「黃金圓頂」導彈防禦系統主要競逐者
華盛頓消息 — 據六位知情人士透露,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火箭和衛星公司SpaceX,聯同軟件公司Palantir及無人機製造商Anduril,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黃金圓頂」(Golden Dome)導彈防禦盾計劃中,最有可能贏得關鍵合約的三大競爭者。
據悉,這三家公司均由馬斯克及其盟友創立,他們均是特朗普的重要政治支持者。馬斯克個人曾捐款超過2.5億美元協助特朗普當選,目前更擔任政府效率部的特別顧問,致力於削減政府開支。
特朗普在今年1月27日的行政命令中直言,導彈攻擊是「美國面臨的最嚴重威脅」。據透露,SpaceX、Palantir及Anduril近期已與特朗普政府及五角大樓高層會面,推介建設一個由400至逾1,000顆衛星組成的網絡,環繞地球偵測並追蹤導彈動向。
此外,另一批約200顆裝備導彈或激光武器的攻擊衛星將負責攔截敵方導彈,但據消息人士稱,SpaceX預計不會參與這部分的武器化衛星開發。
一位消息人士形容,這次討論「不同於以往的採購程序」,因國家安全及防務社群對馬斯克有著特殊的敏感和尊重態度。SpaceX及馬斯克本人均未對是否參與相關聯邦合約談判發表評論。
五角大樓未有回應路透詳細提問,只表示將根據行政命令及白宮指示,向總統提交相關方案。白宮及三家公司亦未回應查詢。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簡短回應此新聞稱:「這不是真的。」
SpaceX提議以「訂閱服務」模式參與防禦系統
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是,SpaceX建議以「訂閱服務」模式向政府提供技術,即政府付費訂閱使用,而非完全擁有系統。這種模式可能避開部分五角大樓採購規範,令系統部署速度更快,但同時政府可能失去對系統持續發展及價格的控制權。
有五角大樓官員對此表示擔憂,認為如此重要的防禦系統採用訂閱制十分罕見,存在風險。
美國太空軍將軍Michael Guetlein正與相關方討論SpaceX是否應成為系統的擁有者及營運者,或由美國政府擁有系統,外包營運予承包商。退役空軍將軍Terrence O’Shaughnessy,亦是SpaceX的高級顧問,參與了與國防及情報界高層的討論。
若SpaceX主導的團隊成功中標,將是矽谷在國防合約市場上的最大勝利,對傳統軍工企業如Northrop Grumman、波音及RTX等構成重大挑戰。這些傳統巨頭同樣積極參與投標,洛克希德·馬丁亦已啟動相關市場推廣。
競爭激烈,超過180家公司爭奪合約
據一名美國官員透露,五角大樓已收到超過180家企業的興趣申請,包括Epirus、Ursa Major及Armada等防務新創公司。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亦已聽取部分公司的能力簡報。
五角大樓副部長、前私募股權投資者Steve Feinberg將是決策核心人物。Feinberg過去投資過高超音速導彈產業,但未投資SpaceX。他已表示加入政府後會退出所有私募基金持股。
專家估計,「黃金圓頂」的總成本可能高達數千億美元,五角大樓訂下多個里程碑,從2026年起逐步交付能力,最終延續至2030年後。
非政府組織「關注科學家聯盟」研究主管Laura Grego質疑此防禦系統的可行性,她指出多項研究認為這系統「昂貴、易受攻擊且不切實際」,因為同時發射大量導彈可輕易突破防禦,意味需要數以萬計的衛星才能防禦。
SpaceX主攻「監控層」衛星,負責導彈偵測、軌跡追蹤及威脅判斷,初步工程設計費用估計在60億至100億美元間。過去五年,SpaceX已發射數百顆運作中間諜衛星及多個原型,這些可改裝應用於該計劃。
一份由國防部長Peter Hegseth在2月底截稿前發出的內部備忘錄,要求五角大樓高層提交初步方案,強調要「加速衛星星座部署」,有助SpaceX憑藉其Falcon 9火箭及現有衛星資源佔優。
然而,知情人士指出,SpaceX及其合作夥伴能否以成本效益高且可靠的方式建構整套系統,仍是未知數。有人直言:「他們從未交付過國家必須依賴的整體防禦系統。」
政治爭議與利益衝突疑慮
部分民主黨議員對馬斯克在白宮任職期間競投聯邦合同表示擔憂。參議員Jeanne Shaheen批評,最富有的人擔任特別政府職員,卻能左右數十億納稅人資金流向其企業,構成嚴重問題。她已提出法案,禁止特別政府職員所擁有企業獲得聯邦合同。
眾議員Donald Beyer亦指,馬斯克擁有前所未有的內部資訊和數據存取權,任何授予其或其公司合同的決定都令人存疑。
—
編者評論:
這篇報導揭示了美國軍事防禦領域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試驗。馬斯克的SpaceX及其合作夥伴企圖以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顛覆傳統軍工巨頭的主導地位,體現了科技新勢力在國防產業的迅速崛起。訂閱制的提案更是前所未見,反映出私企對政府採購體系的挑戰與調整需求。
然而,這種新穎模式帶來的風險不容忽視。防禦系統的安全性與持續控制權是國家安全的基石,一旦被商業利益綁架,可能引發嚴重後果。加上SpaceX尚未有交付全套國家級防禦系統的經驗,這種「科技創新」是否能真正轉化為可靠的戰略資產,仍需時間檢驗。
此外,馬斯克的政治角色與企業利益交織,無疑為該項目蒙上利益衝突的陰影。民主黨議員的質疑反映出美國社會對權力與財富集中於一人的擔憂,這種情況可能影響決策的公正性與透明度。
整體而言,這場軍事技術革命是科技進步與政治倫理的交匯點,未來如何平衡創新效率與國家安全、商業利潤與公共利益,將是美國乃至全球防務政策的重要考驗。香港讀者亦可從中窺見全球軍工產業與科技巨頭間日益複雜的權力博弈,以及未來戰略安全的新趨勢。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