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隆·馬斯克希望他的遺產是推動文明進步 警告若無「追求真理的AI」,未來將會危險
特斯拉行政總裁兼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在一次訪問中分享了他的願景,他希望自己最終的遺產是幫助人類文明向前邁進。
除了特斯拉(Tesla)、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和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宏大目標外,馬斯克特別強調了一個日益重要的使命:開發「極力追求真理」的人工智能(AI),他認為這是確保AI安全的關鍵。
最新動態:在接受福克斯新聞(Fox News)主持人拉拉·特朗普(Lara Trump)訪問時,馬斯克列舉了他目前正在開發的一系列項目,包括無人監控的自動駕駛汽車,這些汽車將使手動駕駛汽車看起來像「馬車」;還有將成為人類助手的「機械人夥伴」,將協助完成各種任務;以及太空旅行,目標是建立「火星上的自給自足城市」;還有腦機接口技術,能讓失明者重見光明,甚至讓脊髓受損者重獲行走能力。
不過,他同時發出嚴厲警告:「對AI安全來說,最重要的是追求真理的AI……如果做不到,未來會非常危險。」
背景及意義:馬斯克的言論正值他涉及的多個領域面臨爭議之際。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即將面臨60億美元的預算削減,這與馬斯克火星計劃的重點轉移相呼應,導致多個太空科學、地球科學及任務支援項目受威脅。
另一方面,一項新研究指出,失效衛星的排放可能對環境造成嚴重損害,而SpaceX最近又向其龐大的星鏈(Starlink)衛星群增加了28顆衛星。
此外,儘管馬斯克強調AI安全,旗下的AI公司xAI卻因在其超級電腦基地涉嫌無證使用多台甲烷燃氣渦輪機而在美國孟菲斯市受到人權及環境污染指控。
更早之前,馬斯克曾承諾如果世界糧食計劃署(WFP)能清楚說明用款方案,他願意捐出60億美元解決全球飢餓問題,但即使對方提供了詳細計劃,他仍未兌現這一承諾。
—
評論與啟示:
馬斯克這番話既展現了他對推動人類文明前進的雄心,也反映出他對AI潛在風險的深刻憂慮。追求「極致真理」的AI,理想中應該是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偏誤和誤導,確保技術發展不致失控。然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並非易事,因為「真理」本身在哲學和技術層面都存在複雜性和多重解讀。
同時,馬斯克的多重身份和項目使他成為科技發展的風向標,但他的言行和承諾也屢屢引發爭議和質疑。從NASA預算削減到星鏈衛星對環境的潛在影響,乃至xAI的環境爭議,都顯示出科技創新與社會責任之間的矛盾與挑戰。
對香港及全球讀者而言,這提醒我們在追求科技突破的同時,須更加重視倫理、環境和社會影響。馬斯克的願景雖然激動人心,但真正的文明進步還需多方合作,確保科技造福全人類,而非僅僅是少數人的壯志雄心。
未來,如何平衡創新與安全、效率與透明、野心與責任,將是全球科技界和政策制定者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馬斯克的話語既是警鐘,也是激勵,促使我們反思:在追尋AI和太空探索的無限可能時,人類是否準備好承擔相應的風險與責任?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