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佛龍首季盈利符合華爾街預期 精煉業務由虧轉盈
休斯頓消息 — 美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商雪佛龍(Chevron)周五公布的第一季度盈利符合市場預期,主要受惠於其煉油業務由去年底的虧損轉為盈利。公司財務總監艾米爾·邦納(Eimear Bonner)表示,今年雪佛龍的股份回購額預計介乎115億至130億美元,符合其此前指引的100億至200億美元範圍內。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SEG)數據,雪佛龍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調整後盈利為38億美元,每股盈利2.18美元,與分析師預期相符。儘管煉油及油氣生產的盈利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股價在公布業績後一度轉跌,盤前下跌近1%。
煉油利潤較上一季度大幅改善,當時雪佛龍下游業務錄得四年來首次虧損。自4月2日起,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中國實施全面關稅,導致國際油價下跌,雪佛龍及其他石油生產商面臨挑戰。油價走低引發市場對生產商是否能維持股息及股份回購承諾的疑慮,這些措施一直是大型石油企業吸引投資者的核心策略之一,亦可能迫使企業削減資本開支預算。
雪佛龍表示,第一季度已支付30億美元股息,並回購股份39億美元。公司預計第二季度股份回購規模介乎20億至35億美元,若按此速度推算,2025年整體回購額有望達115億至130億美元。邦納強調:「我們仍然每年大規模回購股份,加上股息增長速度超越同行。」
雪佛龍全球石油產量維持穩定,日均產量約335萬桶油當量。公司今年1月完成了哈薩克斯坦騰吉茲油田的擴建,並將美國最大油田二疊紀盆地的產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2%,但部分收益被資產出售導致的產量下降所抵消。此外,雪佛龍於4月在美國墨西哥灣的巴利莫爾項目開始投產。
騰吉茲油田的運作備受關注,因哈薩克斯坦多次超出歐佩克+的產量配額。邦納表示,公司目前運作不受限制。第一季度,特朗普政府下令雪佛龍逐步退出委內瑞拉業務,將影響第二季度來自該國的出貨量。
油氣生產盈利為37.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2.4億美元大幅下降。煉油業務盈利3.25億美元,雖較去年同期的7.83億美元減少,但較上一季度首次出現虧損有明顯改善,反映疫情後燃料需求回落的壓力有所緩解。
編者評論:
雪佛龍此次業績反映出能源行業在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的複雜挑戰。雖然油價下跌和地緣政治風險給企業帶來壓力,但雪佛龍能夠通過擴產和資產優化保持產量穩定,並且成功扭轉煉油業務的虧損,顯示其經營策略在逆境中具備韌性。股份回購和股息政策亦表明公司依然致力於回饋股東,這對投資者信心起到正面作用。
然而,未來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油價波動依然是不可忽視的風險。尤其是美國對委內瑞拉的制裁,可能影響供應鏈穩定性。雪佛龍如何在保持資本支出效率與股東回報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其持續增長的關鍵。對香港及全球投資者而言,觀察這類大型能源企業的策略調整與市場反應,有助於把握能源轉型與經濟復甦的投資機遇。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