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阿里雲新數據中心及AI基地慶祝新加坡十周年




阿里雲新加坡十周年:新數據中心、AI全球能力中心引領創新

阿里雲新加坡十周年慶典現場

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雲,作為數碼科技及智能技術的中堅力量,今日正式慶祝其在新加坡運營十周年,同時亦是其國際總部設立於新加坡的第十個年頭。

為紀念這個重要里程碑,阿里雲於新加坡舉辦的全球峰會上,宣布一系列全新基建投資,包括新數據中心、AI全球能力中心,以及最新的雲端與AI技術產品。同時,阿里雲亦發佈了有關綠色AI採用的全球研究成果,顯示其持續致力推動AI創新。

是次全球峰會雲集超過500位來自商界、科技界及公共領域的領袖,共同探討AI、雲計算及可持續數碼轉型的未來。同時亦再次確認新加坡作為阿里雲亞太區以至全球長遠發展的戰略樞紐地位。

阿里雲智能國際業務總裁袁懿(Selina Yuan)表示:「過去十年,新加坡一直是創新中心及連接區域數碼經濟的門戶。我們會繼續推動AI創新,協助各行各業實現可持續數碼轉型,攜手夥伴與客戶共同塑造新加坡成為全球AI及雲端創新領袖。」

馬來西亞及菲律賓新數據中心啟動

為應對東南亞對雲端及AI服務需求的急速增長,阿里雲宣布,第三個馬來西亞數據中心將於2025年7月1日啟用,第二個菲律賓數據中心則預計於同年10月開業。

這些新中心建基於今年上半年已公布於泰國、墨西哥及南韓的基建投資,進一步擴大阿里雲全球網絡,確保能以安全、可靠及可擴展的雲端服務,支援全球企業、開發者及組織於AI加速普及下的創新與發展。

AI全球能力中心啟動,推動企業創新

峰會期間,阿里雲於新加坡設立首個AI全球能力中心(AIGCC),旨在加速AI於各類企業的落地應用,並應對全球AI人才需求。

該中心預計支援超過5,000間企業及10萬名開發者,提供先進AI模型及強大算力資源,加快AI實驗及部署。開發者及企業可利用AI創新實驗室,獲得代幣點數、精選數據集及針對行業需求的專屬支援。

AIGCC亦作為協作創新樞紐,計劃聯合超過1,000家企業及初創共同研發新一代AI解決方案,推動應用型創新生態。中心更會針對金融、醫療、物流、製造、零售及能源等行業,推出超過10款AI智能代理,展示AI於多個垂直領域的潛力。

為建立強大AI人才庫,阿里雲將與全球超過120間大學及院校合作,每年培訓10萬名AI專才。

全球AI開發新雲端產品

阿里雲針對國際市場,升級了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及平台即服務(PaaS)產品,並推出多款AI工具。其數據傳輸服務(DTS)新增「One Channel For AI」功能,簡化多模態數據處理流程,將各類結構化及非結構化數據(如文檔、圖片、表格、音訊、視頻)自動轉換為向量數據庫,方便開發者快速建立知識庫及RAG應用,大幅降低技術門檻,加快LLM應用落地。

阿里雲AI平台(PAI)亦強化高性能AI推理,特別支援複雜模型如專家混合(MoE)及大規模部署。PAI-彈性算法服務(EAS)引入專家並行(EP)優化,提升LLM推理效率,Qwen3 235B模型的TPS超過15,000,單token延遲低於50毫秒。

PAI-EAS亦解決冷啟動及擴容緩慢問題,Model Weights Service大幅縮短載入時間,Qwen3-8B冷啟動快近90%,擴容快近98%,Qwen3-32B更接近即時啟動。

此外,第九代基於Intel的企業級彈性計算服務(ECS)將於7月擴展至日、韓、泰、馬、菲、阿聯酋、德國及英國。自4月推出以來,近萬家企業已採用,計算效能提升20%,高性能運算、搜尋推薦及Redis數據庫工作負載提升可達50%。

阿里雲可持續發展平台Energy Expert推出AI驅動的ESG報告解決方案,利用Qwen模型自動生成報告、結構化內容及協作管理,確保符合ISSB、GRI及SASB等國際標準,減低運營成本並強化審計準備。

全球調查揭示綠色AI意識提升與落地挑戰

峰會同時發佈由Forrester Consulting主導、阿里巴巴及阿里巴巴-南洋理工大學全球電子可持續實驗室(ANGEL)協作的綠色AI全球調查,訪問464位來自全球(包括新加坡)的商業及IT領袖。

調查顯示,84%已推行AI可持續發展願景的領袖認為綠色AI非常重要,但全球69%機構仍處於AI採用初階。主要障礙包括AI硬件缺乏可持續來源材料(80%)及數據中心能源優化困難(73%)。

技術以外,74%決策者坦言缺乏明確綠色AI策略知識,76%缺乏相關實施及運營技能。

報告建議,推動綠色AI應包括以可再生能源供電、善用邊緣運算減輕數據中心負荷、精簡代碼以減少算力消耗,以及加強公私營協作訂立標準,並推廣開源模型以降低訓練及能耗。

國際客戶利用阿里雲與Qwen推動AI創新

越來越多國際企業選用阿里雲作為數碼轉型及AI創新夥伴,認同其雲端能力及先進AI技術。

印尼最大數碼生態系GoTo Group繼金融基建遷移阿里雲後,現已將核心商業智能數據平台遷往MaxCompute,實現高彈性、零中斷遷移,提升運營效率及數據主權。

GoTo Financial亦將貸款業務遷移至阿里雲PolarDB及Tair數據庫,支援超過500個微服務,確保高效能及超低延遲。

不少客戶亦利用阿里雲旗艦大語言模型Qwen開發多語言解決方案。Qwen 3支援119種語言,於多語數學推理及翻譯表現出色,尤其亞洲語言。

新加坡AI公司VisionTech借助阿里雲基建及AI技術,成本減25%,支援及AI部署速度提升,並以Qwen強化AI聊天機器人多語言能力,實時切換語言,確保本地化體驗。

日本科技方案商FLUX與阿里雲合作,將Qwen引入日本企業,推動生成式AI融入業務流程,開發針對日本市場的定制LLM解決方案。

杜拜Al-Futtaim集團則與阿里雲簽署合作備忘錄,利用阿里雲AI能力推動業務創新,並借助其全球雲端基建及生態系,支援國際擴展及跨行業轉型。

編輯評論:中國雲端巨頭的全球野心與AI新格局

阿里雲在新加坡的十年發展,標誌著中國科技企業不再僅僅是國內市場的參與者,而是積極塑造全球雲端與AI生態的新格局。新加坡作為國際總部,既是地緣戰略的明智選擇,亦體現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國際化決心。

從新數據中心佈局到AI全球能力中心,阿里雲的策略不單止是搶佔市場,更是要建立一個跨區域、跨產業的創新網絡。這種「平台+生態」的打法,對比傳統雲端服務供應商,更強調本地化合作與人才培訓,對於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尤為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阿里雲積極推動綠色AI,並公開自身在ESG、能源管理等領域的技術方案,這不僅回應了全球監管及企業社會責任壓力,更為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舞台建立新形象提供了契機。

然而,調查亦反映出企業在AI落地、綠色轉型上的實際困難——技術、人才、標準缺口依然巨大。阿里雲能否借助其平台優勢,協助客戶跨越這些障礙,將決定其國際化路徑的成敗。

最後,Qwen模型的多語言能力及本地化應用,對於多元語言環境如東南亞、日本等市場極具吸引力。這種產品策略,既是技術領先的體現,也是對用戶需求的深度回應。未來,隨著AI技術進一步成熟,阿里雲能否持續保持創新領先,並與全球合作者共同塑造更開放、可持續的數碼未來,值得我們持續觀察。

🔥 CHATGPT PLUS 帳戶出租

唔使外國信用卡、送埋 VPN,輕鬆即用!

1個月 HK$118|1年 HK$968|獨立帳號 🎁

💳 支援 PayMe / 轉數快 / Alipay / 信用卡

✨ 我哋亦可以代升級你的帳戶!

🚀 即刻睇詳情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