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創始人:人工智能的未來屬於年輕人
陳陽元
2024年5月23日
近日,阿里雲智能集團創始人王健在2025年亞洲最大科技生態系統活動——超越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BEYOND Expo 2025)上發表了演講。他表示,人工智能的未來無疑屬於年輕人,因為世界將會留給他們最具挑戰性的問題去解決。
王健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時擔任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浙江實驗室主任。浙江實驗室是由浙江省政府、浙江大學和阿里巴巴於2017年共同成立的研究機構。
王健提到,近期DeepSeek和Unitree Robotics等科技公司的崛起,證明了小企業也可以創造奇蹟。他表示,以往人們認為人工智能這種顛覆性技術只能由大公司推動,但現實是被忽視的小團隊也可以取得突破。
對於顛覆性技術,王健指出,公眾通常在早期階段不理解它們,如果一開始大家都認識到它們的價值,那麼它們就不算真正顛覆性的技術。例如,半導體剛被發現時,無人相信它會改變世界,直到大約30年後,它才成為核心產業。
王健鼓勵大家多關注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場景,而不是糾結於概念爭論。他表示,當基礎模型的能力足夠強大時,真正的突破將來自意想不到的應用場景。
然而,王健也指出,很多人仍用傳統思維限制人工智能,聲稱「人工智能不能做這件事」、「人工智能不能做那件事」。但現實是,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許多人類尚未意識到的事情。
王健預計,未來5年、10年甚至50年,人工智能將以超出人們想像的速度發展。現有大型語言模型的性能遠超以往的預期。
對於人工智能的未來應用,王健表示,現在是時候思考如何在太空中應用人工智能了。通過建設人工智能和空間計算基礎設施,可以解決傳統衛星的數據處理效率瓶頸,從而推動人工智能在太空中的應用和發展。
作為編輯,我認為王健的演講為我們提供了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深刻見解。他強調年輕人在推動人工智能發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小企業在創造創新中的潛力。同時,他也提醒我們,人工智能的發展將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需要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去面對未來。
然而,我也想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人工智能的發展確實需要更多的年輕人和創新思維,但同時也需要我們關注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和社會問題。只有在技術發展的同時,我們也能夠解決好相關的社會問題,才能真正實現人工智能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我認為王健提到的在太空中應用人工智能的想法非常有啟發性。隨著太空探索的深入,人工智能在太空中的應用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不僅可以提高太空任務的效率,也能夠為人類的太空探索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總的來說,王健的演講為我們提供了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寶貴見解,也提醒我們需要以開放和創新的心態去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