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阿里巴巴王江:AI太空運算新時代來臨

✈️ Mastercard 尊享優惠|預訂機票+酒店減高達 HK$200

2025 年 7 月 4 日 至 10 月 2 日
逢星期五於 Trip.com 使用 Mastercard 預訂機票或酒店,
輸入指定優惠代碼即可享折扣。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即刻搶代碼 🔗

阿里雲創始人王健:將人工智能帶到太空

在一個以參數數量和圖形處理單元(GPU)儲備來衡量人工智能(AI)進步的時代,大多數公司都陷入了計算競爭的軍備競賽中。但是,阿里雲創始人、浙江實驗室負責人王健卻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他的目標是在軌道上處理數據,而不是在地面上。

在星期三於澳門舉行的BEYOND Expo 2025 開幕式上,王健提出了一個大膽的願景,將人工智能的邊界擴展到地球以外。在題為「無限計算,無限前沿探索」的演講中,他提出了將四個深科技領域結合:計算、人工智能、衛星和太空。

「人工智能不應該局限於手機或電腦等設備。」王健說。「是時候將它應用到太空了。」傳統衛星分為三類:通信、導航和遙感。現在,浙江實驗室正在開創第四類:計算衛星。該項目名為「三體計算星座」,旨在今年部署超過50顆計算衛星,並在2027年完成100顆衛星的網絡建設。

「人們過去認為計算和衛星是無關的領域。」王健說。「但『三體計算星座』不是關於衛星,而是關於計算。衛星只是新的載體,就像個人電腦顛覆了大型主機一樣。」

王健認為,將計算的概念與我們目前所關聯的物理設備分開是關鍵的。「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創造『計算機』這個術語時,他並不是在談論機器。」王健說。「他指的是人類大腦加上筆和紙。數字機器的概念後來才出現。」

如今,王健相信計算不僅僅是關於硬件,它是我們理解宇宙的基本邏輯。「宇宙是一台電腦。」他說。「我們才剛剛開始學習它的編程語言。」

王健認為,超越物理形式並不是創新,而是必然的——儘管他承認進入太空的飛躍可能對某些人來說沒有意義。「真正顛覆性的技術最初會被誤解。如果每個人都能立即理解它,你應該質疑它是否值得追求。」他說。

與SpaceX的集中式Starlink-style星座不同,王健主張建立一個開放的衛星網絡,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都可以貢獻計算能力強大的衛星,形成一個分布式協作系統。他認為,這種模式需要拆除航空航天、IT產業和國際治理之間的障礙,以及在實現跨境衛星標準互操作性等領域進行更大的合作。

通過將計算能力嵌入深空探索,像火星探險這樣的任務可以依靠軌道上的「太空電腦」而不是基於地球的命令。王健設想了一個「機器作為先驅,人類作為追隨者」的框架,其中人工智能驅動的系統在人類跟進之前自主分析外星環境。

作為BEYOND Expo 2025的一部分,王健也被問及他對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看法,但很明顯他的目標遠不止於此。「問它是否是AGI是錯誤的。」他說。「人工智能的潛力將超過我們今天的想像,但它叫什麼名字並不重要。」

王健認為,重點應該從AGI基準轉移到現實世界的實用性上:「讓我們停止追求定義,開始思考人工智能如何改變產業。」

在王健看來,下一個巨大的飛躍不會來自於追求標籤,而是來自於提出更好的問題——也許,只是也許,是從仰望的角度。

作為編輯,我認為王健的願景是令人振奮的,它挑戰了我們對計算和人工智能的傳統思維方式。將計算能力帶到太空,不僅可以實現更高效的數據處理,還可以開啟新的科學發現和探索機會。然而,這個項目也提出了關於數據安全、國際合作和太空碎片管理等重要問題。

此外,王健對人工智能的看法也值得注意。他強調了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現實世界的重要性,而不是陷入術語和定義的爭論中。這種務實的方法可能會帶來更實際和有意義的人工智能應用。

總的來說,王健的演講為我們提供了對計算和人工智能未來的新視角,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探討。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立即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