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關稅加速中國晶片創新!半導體業迎來新機遇?

最新美國加徵關稅 料加速中國半導體創新步伐

中國江蘇泗洪縣一間晶片生產線員工工作情況

美國關稅陰霾下 中國半導體產業或迎轉機

雖然美國加徵關稅對全球經濟帶來的不確定影響仍未明朗,不過有分析認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特別是在上游如晶片設備及元件方面,長遠將變得更強大,儘管短期內難免會有衝擊。

分析指出,中國在手機、人工智能(AI)及汽車用晶片領域持續取得進展。面對華盛頓不斷加碼的關稅與晶片出口限制,這反而會推動中國企業加倍投入研發,力爭技術突破,甚至建立一套不依賴美國技術的半導體供應鏈。

J.Gold Associates 首席分析師 Jack Gold 直言:「美國政府現時的做法,其實正間接幫中國一把,讓中國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晶片產業。」他補充說,一旦中國企業具備競爭力,將會向全球市場出售晶片,自然會有人購買。

美國新規重擊Nvidia、AMD 中國科技企業轉向華為

美國早前針對 Nvidia 和 AMD 等晶片公司,要求出口中國的半導體產品必須符合新一輪許可證規定。Nvidia 估計,新規將令公司損失高達55億美元,而 AMD 亦預期收入最多會減少8億美元,這些數字已在美國證監會的文件中披露。

Nvidia 行政總裁黃仁勳近日訪京時亦坦言,美國收緊出口管制,對業務有重大影響。

在美國限制下,中國科技企業正積極與華為合作,採用華為的AI晶片訓練大型語言模型。例如科大訊飛日前表示,他們自主研發的深度推理模型「星火X1」,是業內唯一一個完全依靠中國本土算力訓練的大型語言模型。

科大訊飛透露,正與華為AI晶片團隊合作,為AI訓練打造更優秀的國產算力方案,「星火X1」在數學、編程、邏輯推理、文本生成、語言理解及知識問答等AI通用任務上,均有明顯提升。

中國成熟製程晶片已具競爭力 行業結構抗壓力強

半導體研究機構ICwise發表報告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將加速中國向非美國晶片轉型,壓縮美國企業的市場空間。

ICwise分析,中國的成熟製程晶片(即28納米及以上工藝)已經在汽車微控制器、功率器件、記憶體晶片及中低端市場與美國對手競爭。這些產品主打價格優勢,關稅只會進一步放大這個優勢,加快中國元件取代美國產品的速度。

同時,中國對美國的半導體出口本來就很少,因此整體行業受新關稅影響有限。這種結構性韌性讓中國企業可以專注進行進口替代,而不用急於應對出口損失。

制裁變推動力 中國半導體產業鏈愈趨完善

中關村現代信息消費應用產業技術聯盟總幹事向立剛表示:「中國半導體經過多年美國制裁,現時已擁有幾乎完整的產業鏈。」

他認為,過去的限制反而成為中國晶片產業進步的催化劑。今次的加徵關稅,同樣可能推動中國在高附加值的上游領域(如光刻機、特種化學品等)升級創新。雖然短期內會有波動,但如果能將外部壓力轉化為創新動力,行業將迎來質的飛躍。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會長魏少軍則指出:「越被打壓,就越要自力更生。但自立並不等於自我封閉,而是要尋找突破圍堵的方法。」

魏少軍強調,中國既要掌握關鍵技術實現自給自足,也要與願意合作的國家和企業攜手,推動半導體產業重新全球化。

編輯評論:關稅戰下的中國半導體 是困局還是轉機?

美國再度加碼關稅及出口管制,表面上似乎是想壓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但從行業結構和產業鏈角度看,這種外部壓力反而成為中國創新的催化劑。中國不單在成熟製程晶片領域已經取得明顯突破,更在AI、汽車及終端產品的芯片設計上逐步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本土企業已經開始形成「去美化」供應鏈,並且有能力在全球市場與美企正面競爭。這不單是技術層面的自立,更是產業政策和國際合作策略的調整。魏少軍提到「自立不等於自我封閉」,正好點出中國未來半導體發展的關鍵——在全球分工下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並且用國產技術作為談判籌碼。

對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來說,這波半導體自主浪潮既是挑戰亦是機遇。本地創科企業如何融入內地供應鏈、發揮協同效應,並在國際技術標準和市場競爭中找到定位,將成為未來幾年值得關注的焦點。

總結而言,外部打壓未必能阻止中國半導體產業前進,反而可能加速其自主創新和全球化步伐。關鍵在於,如何將短期陣痛轉化為長遠競爭力,並以開放而非封閉的心態迎接新一輪科技競賽。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