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銀:大型銅礦項目將於2025年開始下單,歐洲採礦設備製造商受惠
瑞銀指出,大型銅礦開採項目最快可能於2025年開始下設備訂單,並在2026年及以後迎來強勁的建設活動,這將有利於歐洲的採礦設備製造商。
該行特別看好Metso(OTC代碼:MXTOF),因為該公司在銅礦領域的業務佔比較高,且與採礦資本支出週期高度掛鉤。
瑞銀稱,銅礦佔全球採礦資本支出超過40%,是採礦原設備製造商接單量的最大推動力。
「銅的需求前景強勁且具結構性,主要受電氣化推動,」瑞銀指出,目前銅市場供應緊張,未來需大量投資以滿足需求。
雖然大型訂單的具體時間尚不明朗,但瑞銀表示,過往經驗顯示,設備製造商通常在項目作出最終投資決策(FID)後不久就會收到訂單,而非在礦山正式投產前夕。
去年巴基斯坦60億美元的Reko Diq銅礦項目訂單便是一例,該訂單佔Weir 2024年礦山設備訂單的14%,Metso的訂單則佔11%,充分顯示大型新建銅礦項目對設備製造商的顯著影響。
瑞銀稱,業內交流普遍支持銅礦設備需求前景良好,但部分業者持較謹慎態度。
例如FLSmidth根據與工程承包商的對話,預計2026年將出現設備需求回升。
瑞銀總結認為,2025年或成為新一波設備訂單的起點,但大部分銅礦項目訂單將在2026年至2028年間逐步兌現。
—
評論與分析
銅作為工業金屬中的核心原料,其市場需求與全球能源轉型和電氣化密切相關。瑞銀報告強調銅礦資本支出占比高達四成,反映出銅在未來基建、電動車及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重要地位。這對設備製造商尤其是像Metso這類高曝光銅礦業務的公司來說,是一大利好,意味著未來數年市場訂單會持續增長。
不過,雖然銅需求結構性強勁,產業鏈的投資節奏卻存在不確定性,設備訂單多集中於項目最終投資決策後,這要求投資者密切關注各大型銅礦項目的進展。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業者持較謹慎態度,反映出市場仍有不確定因素,如原材料價格波動、地緣政治風險及環保政策影響等。
對香港及其他地區投資者而言,這份報告提供了一個觀察全球銅礦設備市場的窗口。隨着全球向綠色經濟轉型,銅礦投資和設備需求勢必持續攀升,相關產業鏈公司將迎來發展機遇。未來投資策略可考慮關注這類設備製造商的訂單動態及項目推進情況,捕捉產業成長紅利。
總括而言,瑞銀的分析不僅揭示了銅礦設備市場的潛力,也提醒市場參與者需警惕訂單時點和投資風險,這對於理解全球礦業投資趨勢和製造業供應鏈布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